【】疫情后,公共门禁系统或将面临四大变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疫情发生后 , 发现在诸如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 , 很多使用人证比对的出入口都需要旅客摘下口罩 , 然后到了安检口还要继续摘下口罩核验通行 。由此推演到社区、单位、园区和写字楼 , 各个进出的节点基本上都有门禁系统 , 这些门禁系统是否也是如此 , 本来是为了保障安全出入的管控系统 , 反而有可能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安全隐患点 , 这是否会被使用的用户反感?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恐慌心理?
岁末年初 , 湖北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 并快速蔓延至全国各地 。恶疫当前 , 全国各地区、各行业迅速反应 , 携手打响抗击疫情之战 。目前的疫情形势下 , 通过飞机、高铁、地铁、公共交通等停运切断大的人员流动渠道 , 尽量阻断人际传播 , 网格化的防控也初见成效 。接下来人们要工作、购物 , 在住宅小区、写字楼园区、企事业单位内的人员流动是无法避免的 。
这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 , 有很多公共(主要指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园区、写字楼等)场所都安装了门禁和梯控系统 , 尤其是受益这两年AI技术的发展 , 很多地方都使用了人脸识别系统 。作为从业人员 , 我们此前在产品特性定义中过多强调技术上的安全 , 认为人脸可以完全替代其它识别系统 , 对公共场所下的使用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缺乏关注 , 这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中就暴露出了明显的问题:便捷与安全之间如何平衡?
一、人脸识别面临公共卫生安全挑战
【【】疫情后,公共门禁系统或将面临四大变革】疫情发生后 , 发现在诸如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 , 很多使用人证比对的出入口都需要旅客摘下口罩 , 然后到了安检口还要继续摘下口罩核验通行 。由此推演到社区、单位、园区和写字楼 , 各个进出的节点基本上都有门禁系统 , 这些门禁系统是否也是如此 , 本来是为了保障安全出入的管控系统 , 反而有可能成为公共卫生的一个安全隐患点 , 这是否会被使用的用户反感?是否会因此而产生恐慌心理?
在与同业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有一些同行表示 , 人脸识别也可以增加测量人体温度的功能 , 这样可以保证进出的人员都是体温正常的 , 有利于防疫 。个人认为 , 这还是技术驱动的思路 。没有考虑用户的心理:场所如果强制要求检测体温 , 相信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但不能为了测体温 , 就让用户摘下口罩 , 使其暴露在风险环境中 , 这肯定无法接受 。再有 , 用于人体测温的检测设备都是要经过国家或省市层面的食品药品监督局认证的 , 这一认证流程耗时最少一年 , 因为所有用于医疗检测的设备设施规范性要求都高于安防行业 , 毕竟 , 测温检测结果影响很大 , 检测技术和设备要可信 。
二、电梯及出门按钮卫生安全隐患大
电梯作为一个跟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化工具 , 所有进出都要接触使用 。尤其是电梯轿厢做成了密闭的空间 , 空间狭小 , 空气流通不畅 , 一旦有病源 , 楼内所有乘坐电梯的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 。目前电梯楼层按钮大多都是机械按键式的 。据悉 , 2003年非典时期 , 香港淘大花园正是那个位置传染了整栋楼一百多人 。目前安装电梯的场所都加大了消毒力度和频率 , 尽可能确保乘梯安全 。我们从业者要考虑如何用非直接接触式的按钮替代传统的机械按钮 , 否则卫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不具备梯控系统的 , 尽量安装梯控系统 , 并启用自动呼梯派梯功能 , 使得用户可以全程不需要接触按键乘梯 , 便捷又安全 。
另一个接触点是出门按钮 , 当我们从居民楼/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 , 通常只要按一下出门按钮 , 门禁系统就会开门 。这个出门按钮每天的使用频率也非常高 , 现有的出门按钮绝大部分都是需要接触的机械式按钮 , 也是一个潜在的传染源 。建议有机会尽快改造成非接触式的出门按钮 , 工程上也比较简单 。
推荐阅读
- [员工]疫情之下,“富士康”已不再是员工的“庇护所”
- 「」华为M6 8.4使用体验
- 『』云买衣、云吃饭 宝山这些商家出奇招转“危”为“机”
- 疫情@拼多多:一季度补贴超50亿元 将坚持“0佣金”政策
- 「疫情」在线教育迎风口,少儿编程难起飞
- [抖音]直播带动市场复苏,佳琦罗永浩的进化史
- 「数据」疫情之下AI大展身手,12位创业者告诉你如何把握机会
- 「疫情」看工业互联网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疫情」疫情下的餐馆老板:遭遇36年职业生涯最大危机,体味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钛媒体影像《在线》
- 「」疫情期间 这些相机居然卖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