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960年上海渔船在东海带武器协助监视美军驱逐舰( 二 )


50年代中后期 , 东海、黄海上鱼多得无法形容 。 1958年 , 钱锦昌升任船长 。 那一年大黄鱼春汛 , 黄海吕泗渔场 , 七省一市的数百条渔船 , 都集中在水深30米的海中拖网 , 钱锦昌当船长的沪渔302 , 刚出航 , 起第一网的时候 , 但见整条网浮上海面 , 网眼里卡满了想钻出网的大黄鱼 , 满眼光灿灿的;再看四周的渔船 , 有些船因为鱼太多 , 把网都撑破了 , 海面上霎时漂浮起一大片宛如金黄色沙滩的密密匝匝的鱼儿 , 赶紧用带长竹竿网兜捞上船来 。
钱锦昌这一网大黄鱼 , 从上午一直起到繁星满天的深夜 , 把大小鱼舱塞得无一点空隙 , 102吨 , 当即返航回上海复兴岛渔港 。 当然 , 像这样的大网头 , 真的比较少 , 可遇而不可求 。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初 , 连续数年 , 东海北部夏、冬两季带鱼汛期产量逐年上升 , 且产量稳定 , 钱锦昌的沪渔302吨位大 , 一个航次半个月 , 可捕带鱼70吨 。 当时渔船上都装有1000-1500只木制鱼箱 。 对捕上来的堆在甲板两侧的带鱼 , 钱锦昌叫船员们将条子粗长 , 颜色鲜亮 , 像银色大砍刀似的带鱼一条条捡出来 , 盘起来装在长方形的木箱里 , 一箱20公斤 , 既便于计数 , 又可以卖出好价钱 。 装好箱后用带铁钩的绳子吊下鱼舱 , 由在舱底的船员一箱一箱地铺平在舱底上 , 然后用铁铲撒上一层机制碎冰;较小的带鱼用钉耙耙进竹箩筐 , 也吊下鱼舱 , 均匀撒开在平铺于鱼箱 , 已经板结成一片的薄冰上 , 再在散装鱼上浇一层冰 。 就这样 , 一层箱子鱼 , 一层散装鱼 , 一网网捕鱼 , 一层层堆上去 , 直抵鱼舱顶部 , 塞得满满当当 。
上海■1960年上海渔船在东海带武器协助监视美军驱逐舰
文章图片

上海渔业公司吨位小于沪渔302船的其他船 , 一航次有40吨左右 。 当时许多条渔船集中返航 , 上海江浦路、王家码头、军工路3个鱼市场 , 卸鱼天天排队 , 每个船长都想自己的船先卸鱼 , 而后掉头去赶渔汛 , 有船长提出去外地卸鱼 , 上海水产局不同意 , 说这些年带鱼已是上海市民最主要的食用海水鱼 , 时任常务副市长的曹荻秋同志 , 老长一段时间里 , 几乎每隔半个月就要到渔业公司实地来一次 , 关心海上捕鱼生产 , 给予后勤物资支持 , 所以还是卸在上海好 。
当年渔船担负着“劳武结合”的双重任务 , 一接到命令马上飞一般起网 , 奔赴指定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
钱锦昌至今说起来引为骄傲的是 , 1960年5月 , 海上天有点热了 , 大家穿着单衣 , 正在东海上拖网 。 沪渔302接到上海渔业公司基地转来的东海舰队的命令 , 说明天某时 , 美国第七舰队一艘驱逐舰将在东海公海某海区出现 , 请沪渔302协助监视 。
第二天 , 天气很好 。 钱锦昌早早地收了网 , 轻重武器都子弹上膛 , 其中沪渔302中间饭灶间(厨房)的右舷窗打开 , 架着一座直弹筒 , 筒膛里装着一枚热水瓶大小的炸弹 , 据说击中目标后有50吨的爆发力 。
到了时间 , 钱锦昌他们果然看到一艘4500吨左右的驱逐舰 , 在浪岗山外海上开过来 , 船头标志为721 , 很明显 , 属于美国第七舰队的 。 但此船的几门大炮都用帆布炮衣裹着 , 看来是在执行侦察任务 。 他马上用电报向上海渔业公司基地汇报 。 此后 , 东海舰队情报部门表扬了沪渔302 。
上海■1960年上海渔船在东海带武器协助监视美军驱逐舰
文章图片

当年就是这样 , 不带武器不出海 。 一手拉网保障市场供应 , 一手拿枪保卫万里海疆 。 一身而两任焉 。
1959-1963年 , 上海带鱼凭鱼票供应 。 1960年12月 , 为支援上海吃鱼的缺口 , 由上海市政府决议 , 经国务院批准 , 浙江省嵊泗县(嵊泗列岛)划归上海(1963年1月又划回浙江省) 。 但有趣的是 , 嵊泗县至今邮编还是上海的“20”当头 , 而不是浙江的“31-32”当头 , 也算是嵊泗县曾属于上海的一点痕迹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