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郑庆枝:罗源“花田守望者”
【[福州新闻网]郑庆枝:罗源“花田守望者”】
本文插图
郑庆枝在花圃内修剪杜鹃 。
草长莺飞燕啄泥 , 人间芳菲四月天 。 眼下 , 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已是“花花世界”:杜鹃花如云似霞 , 山茶花胭脂轻染……数十种花卉竞相开放 。 山坡上 , 54岁的郑庆枝握着剪刀 , 半蹲着身子 , 熟练地剪去罗汉松多余的枝条 。
一双军绿色解放鞋 , 一袭藏青色上衣 , 灰色裤管上还蹭了泥 。 谁能想到 , 眼前花农打扮的他 , 用20年时间 , 从一名普通货车司机变成了拥有千万元产值苗木基地的西洋村“花王” 。
一盆杜鹃花
能卖几万元
初次见到郑庆枝时 , 他正穿梭于山坡上的苗圃基地和山下的花卉大棚 。 “前段时间 , 客户开价28万元 , 要包下我这个大棚的盆栽 。 ”郑庆枝指着大棚里最大的一盆红色杜鹃自豪地说 , “这可是我的镇棚之宝 , 有人开价4万元 , 我也没卖 。 ”
究竟是什么盆栽 , 可以卖出如此高价?“东洋杜鹃开花的时候 , 整树都是花 , 花期长达一个月 , 品种很特别 。 ”郑庆枝解释说 , 培育造型精巧、花开满树的盆栽 , 需要多年精致呵护和修剪 , 光请园艺师就要花费十多万元 。
“跟养娃一样 , 急不得 , 要让他慢慢长大 。 ”郑庆枝说 , 种好花多则需要数年 , 种好树多则10年 。
谁能想到 , 对花木培育如此精通的郑庆枝 , 20年前还是对花木一窍不通的货车司机 。
“别人能种花 , 那我也能行 。 ”2000年 , 帮别人运花的郑庆枝觉得花卉种植充满商机 , 于是决定在老家西洋村创业 。
“当时 , 西洋村很多年轻人到福州城里种花 , 闯出了名堂 。 ”西洋村党支部书记林贤维说 , 郑庆枝回家种花花草草 , 村里老人觉得他“不开窍” , 并不看好他 。
初期创业艰难
成了“月光族”
“一开始 , 什么都不会 。 ”回忆往事 , 郑庆枝眼里有了几分落寞 , “刚开始幼苗养不活 , 工人工资也发不出 , 我不得不四处向朋友借钱 。 ”
在那艰难的几年里 , 郑庆枝成了“月光族” , 兜里经常只剩下几百元钱 。 他只留下车费 , 剩下的全给了家里 。
即使这样 , 他也没有想过放弃 。 没有培育经验 , 他就奔走在福州各个花卉市场 , 一边观察一边学习 。 这成了他的习惯 , 只要有时间 , 就去各地花卉市场“取经” , 温州、金华、佛山都留下他的足迹 。
“种得多不如种得精、种得久 。 ”“取经”回来的郑庆枝有了新想法 , 他将种植红叶石楠、毛杜鹃、茶花等短期花木赚来的钱 , 投入到罗汉松等长期花木的种植 。
“一直到2008年 , 效益逐渐好起来 , 借的钱慢慢还上了 。 ”郑庆枝没有止步 , 而是扩大规模 。 2018年 , 他还“吃起了螃蟹”——建起智能大棚 , 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 , 就能远程控制浇灌 。
“现在 , 福州花卉市场的老板反过来向我询问育苗方法 。 ”曾经“不开窍”的郑庆枝 , 成了西洋村有名的“花王” 。
耐得住寂寞
育树又育人
郑庆枝将自己的花木基地称为“绿色银行” 。 目前 , 这个“绿色银行”里共有8500棵罗汉松、20万株杜鹃 , 产值达数千万元 。
“一棵品相好的罗汉松可以卖到上万元 。 就在前几天 , 有人要买我的罗汉松 , 一棵两万多元 。 ”造型独特的罗汉松、稀有品种的杜鹃 , 为他吸引了大量客户 。
“绿色银行”带来了金山银山 , 也再现了绿水青山 。 近年来 , 在外种花的村民纷纷回乡创业 , 和郑庆枝一样 , 用花木装扮乡村 。 荒山野岭成了花山林海 , 西洋村成了闻名的“花园村” 。
而每当村民向他咨询育树之道时 , 他总是说 , “要耐得住寂寞 , 专心做一件事” 。
推荐阅读
- 四川新闻网:“耍酒疯”!醉驾肇事后 他竟还“亮剑”威胁他人
- 『中国新闻网』长庆油田细化页岩油开采技术 撬开效益开发“阀门”
- 【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深夜事故竟牵出酒后驾驶,违法男子被严肃处理
- 【中国新闻网】武汉复工体检热 检查结果当天可查
- 『看看新闻网』心思太活络!厨师演完雇主演红娘 诈骗2000元被抓
- #广西新闻网#交6万9就能赚690万?女子为爱远赴千里,却被网友洗脑
- 【哈尔滨新闻网】出售他人实名手机卡300余张丨这两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抓
- 『987私家车广播』福州林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家床下有人...
- 『西安新闻网』男子骑自行车不慎落水 被困淤泥中幸遇巡逻民警
- 聊城新闻网■一堂特殊的思政课,聊城援鄂英雄走进校园分享战“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