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车市寒冬,投资人还会愿意给自动驾驶掏钱吗?| 中国汽车报

『无人驾驶』车市寒冬,投资人还会愿意给自动驾驶掏钱吗?| 中国汽车报
本文插图

在一篇题为《2020年十大建议》的文章中 , 第二条就提到了“别投资” 。 但如果你是一名投资人 , 需要把手里的热钱投出去 ,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当下 , 你会选择投给谁?
有不少投资人选择了自动驾驶 。 据不完全统计 , 今年一季度 , 共有小马智行、驭势科技、白犀牛、慧拓智能、MAXIEYE、天津清智和灵动科技等多家国内自动驾驶汽车企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 此外 , Momenta、高仙等公司已获得融资但还未官宣 , 而国外获得新融资的则包括Waymo、FiveAI、Helm.ai和Blickfeld等 。 不过 , 虽然今年一季度自动驾驶领域获得投资的情况还不错 , 但事实上 , 近段时间以来的投资正在减少 , 加上投资人对自动驾驶领域的兴趣也不如之前高涨 , 我们应当谨慎看待自动驾驶的融资前景 。
『无人驾驶』车市寒冬,投资人还会愿意给自动驾驶掏钱吗?| 中国汽车报
本文插图

【『无人驾驶』车市寒冬,投资人还会愿意给自动驾驶掏钱吗?| 中国汽车报】 汽车行业遇冷 自动驾驶一枝独秀
据不完全统计 , 今年一季度发生的融资事件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 。 ***智慧城市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 ,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29日国内共计发生581起投融资事件 , 已披露的拟投资总额约1873亿元 , 而去年的投融资事件则高达836起;来自天眼查的数据显示 , 2020年一季度共发生投融资事件592起 , 与去年同期的836起相比 , 减少了29% , 另据IT桔子统计数据显示 , 一季度融资交易金额共计1191亿元 , 同比下降 31.3% 。
在投资热度降低的同时 , 汽车行业也不再是首选 。 2019年一季度 , 汽车行业的单笔融资金额还曾经在全行业中位列前茅 , 但今年一季度 , 金融行业以超过千亿元的融资总金额遥遥领先 , 交通和制造只能分别排在第四和第五 , 规模大约为百亿元左右 。
但就在这一片惨淡光景中 , 只有自动驾驶领域脱颖而出 , 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门”融资领域 。 有分析人士统计后发现 , 今年2~3月 , 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已连续两个月占领汽车出行领域融资热度的榜首 , 单是在今年3月 , 成功融资的自动驾驶企业数量就占到了全行业的28% 。
在单笔融资金额方面同样如此 。 3月2日 , Waymo宣布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一轮外部融资 , 共获得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8.18亿元) , 除母公司Alphabet外 , 投资者还包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国际公司、美国汽车经销商连锁公司AutoNation、加拿大养老金计划投资理事会以及其他三家大型投资公司 。 2月26日 , 小马智行宣布 , 新一轮融资总额为4.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48亿元) , 其中包括丰田汽车公司总额为4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 公司估值略高于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0.9亿元) , 这也成为了国内自动驾驶领域至今的最高一笔融资 。
『无人驾驶』车市寒冬,投资人还会愿意给自动驾驶掏钱吗?| 中国汽车报
本文插图

从“热闹”走到“冷静”
目前 , 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确实是汽车行业里较为热门的投资领域 , 但如果因此认为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正在拥有一段可以随意获取投资的美好时光 , 那你就错了 。
这两年倒下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不在少数 ,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融资 。 今年3月19日 , 无人驾驶货运公司Starsk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tefan Seltz-Axmacher通过《Medium》发布了题为文章《The End of Starsky Robotics》 , 正式宣布了关闭Starsky的消息 。 在他看来 , “时机不对”是导致公司夭折的重要因素 。 除了因为美国货运业陷入了长达18个月衰退以外 , Stefan无奈地表示:“AI技术未能达到理想状态 , 因此无法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 , 自动驾驶重卡商业化的时刻尚未到来 , 缺乏新突破和新进展导致了投资者的兴趣下降 。 ”曾一度被视为自动驾驶明星公司的Drive.ai也正在面临被苹果收购的命运 。 据悉 , 自2017年9月完成了1500万美元的战略融资后 , Drive.ai再没有新的融资消息传出 。 同样因此离场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还有Oryx Vision , 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激光雷达传感器公司 , 在已经融得了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后 , 由于始终没能拥有新的资金来源 , 最终无奈选择关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