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提到的精深练习究竟是咋样的

本周与朋友讨论一个问题,怎么样子才能成为一名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句“这很简单,有一个定叫做一万小时定律。说的就是只要你在这个行业里坚持钻研一万小时,解决你遇到过的问题并沉淀下来,差不多满一万小时那么你就会发现你自然而然就成了专家。”后来我觉得这个说法有些意思,想要扩展多说几句。
一万个小时定律的首次提出是在格拉德威尔的《异数》这本书中。其中提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主要意思是要成为某个领域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平摊算每天在一个感兴趣的方向专研10小时,那么大概就是需要3年时间的坚持就够了。如果每天只花3个小时,那么需要坚持10年。Anyway,看怎么理解。
每个人最珍贵且又最公平的资源都是时间。不管你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刚毕业小菜鸟,你都公平地只有24小时。时间又是很短暂的资源,在时间的账本上很多人都还是脑袋糊涂没有算清关于自己"时间去哪儿"的事实,以至于当大多数20多岁的人知道自己一生中只剩下不到720个月的时候会幡然醒悟,细思极恐。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提到的精深练习究竟是咋样的】 知道并且理解了自己时间是有限之后,下一个需要搞清楚的两个问题是“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接下来要先做什么”。大多数企业与个人在年初没有规划,周末是没有周报,并且年末是没有年度总结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搞不清楚今年比去年进步在哪里,方向上对不对。无法衡量就没法改进,这样的公司和个人终会难逃“失败”的结局。一旦局势恶化,也就差不多会最先被淘汰掉。
现在很多"时间管理"理念教程,譬如"番茄时间法"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鼓励人们在短时间内多做事情。但是实际上时间管理目的应该是帮助人们甄别哪些事情并没有必要做的,可以想得更清楚一些,去平衡工作与生活。
文章的最后,想问一个读者问题:“你是否清晰地思考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方面的专家?”
■网友的回复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提出的“精深练习”关键词在“精深”不在“练习”。精深意味着你的练习是随着你的进步而不断提高难度的。书中提到,要对目标分块,而每一块的练习目标是你达不到又将要达到的,因而才有了之后的“练习-犯错-思考-练习-提高”。这里的一万小时不是数字上的累加重复而是量变到质变的螺旋上升。其次,书中讲到精深练习需要在良好的状态下,正常人每天能够达到精深练习的时间在3-5小时,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就天才需要5-10时间。个人认为这里的“天才”是广义的,更偏重于为业界大拿,一个行业中的佼佼者。说回题主说的十几年的英语学习,首先你的学习能称为精深练习的时间很少,更多是在重复。其次“练习-犯错-思考”中更为重要的犯错和思考还是很少。大量做题,改正错题也算一种精深练习,所以很多人语法比口语好。
■网友的回复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让你收获异于常人的成就的10000个小时是学习高度集中,效率非常高的一万个小时。而不是你边看英语边看电视时所浪费的那些几万个小时。或者说,在你自认为非常专注的学习一个小时时,你所能达到的10000小时的标准也可能只有15分钟。所以专注力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精深练习的另一个特点是你需要不停的挑战自己的极限,犯错,停下,重复继续。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又痛苦的过程。比如我的专业是俄语翻译。但就听力来说,最初进行精深练习时一句话我可能会听到50遍,就20个单词,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单词,挑战极限,然后停下,看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听错了什么。然后对照正确继续重复。直到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最初很痛苦,进展非常缓慢。但是一周时间之后我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由不停重复一句话到两句话暂停,后来到一个段落。又听50遍才能听懂,到听40遍,30遍。每天都看着自己在进步。这种感觉非常好。但你需要针对自己的特点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计划。这一点也很重要。对自己的弱项有着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直到方向和目标,你才能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孤独的过程,你的成就感只有你自己知道,跟别人说他们未必懂。我想你也会喜欢忽然变身超人的那种感觉,然后享受来自四周羡慕的眼光吧。祝你好运,共同坚持。
■网友的回复
来来来,老衲把重点都梳理了一遍。简单明了,一看就会。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成为天才的三大秘技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永动机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天才的修正器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你对真正的天才一无所知
不给个赞,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网友的回复
没有达到1万小时。
纯粹靠记忆很难得到强化和锻炼(没有实际用处)。
一万小时定律就忽略学校的学习环境吧(零碎,还没进入状态就换课了)。
■网友的回复
没什么卵用……一年多的投入能成为天才。(一万小时)这是伪命题。全世界上上下下无不在充满这个例子。简单来举例子,你从1岁开始算起。每天都在学习走路和讲话。然而你到8岁了……也未必能成为大师。但是通常10岁以后就能迅速的进入角色开始掌控个人认知能力这就证明①这不符合逻辑,首先得确定这个人的认知能力是否有提升空间。也就是智商局限性②你勤奋刻苦终于超越了同龄或者同圈子的人,只能说你变聪明了,并不能说你智商变高了。只能说,你投入了一万小时(也许这时候超出了大众理解的范围)你进入了一个较小的圈子。你们讨论的不再是怎么开始,而是其中的细节分歧或者统一。就像上学一样。小学讨论的课题是1+1=2是不是对的。初中探讨的是方程式。高中讨论三角定律。大学讨论的是实用或者理论分析。而研究生。你觉得在同一个领域里,他们共识统一的时候还需要讨论1+1=2吗?没必要了。讨论的通常是小学生所不讨论的课题研究。但这只能说明,你可以进入这个圈子。得到认可。这是你变聪明而已,并不能说你智商变高了。(天才定义为高智商的条件下)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提到的精深练习究竟是咋样的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提到的精深练习究竟是咋样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