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云办公概念股最高大涨超73%!新财富分析师解读“云办公”的机会( 三 )


第一 , 现在的统计数据里面 , 根据经验 , 热度过去 , 30%能留存 , 其实未必;
第二 , 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趋势 , 有点像比尔盖茨以前讲过的一件事情 , 就是我们估计所有的趋势都是短期会高估它 , 长期会低估它 , 现在我们是短期高估的阶段 , 但是长期它渗透率的提升和缓慢的改变会有 , 逻辑就是成本、需求和云化的逻辑 , 所以长期是存在 , 只是有不少的留存是要下降 。
4、对于目前A股主板以及科创板中“云办公”概念相关公司的估值怎么看?
刘洋:这个不是只有云办公的问题 , 而是整个市场的一个情况 。 首先引用一下我们其他做总量研究研究员同事的观点 , 今年是在于 , 首先 , 如果遇到疫情的影响 , 我们的业绩是估不准的 , 而现在的流动性又很宽裕 , 这就会造成现在大家看不清业绩 , 但流动性很多 , 因此会造成估值泡沫 。
所以现在的情况跟历史上有些年份会比较像 , 不是只有云视讯、云办公领域的估值是大家会认为偏高或者是不可理解 , 而是所有的整个 , 尤其是科技的情况 , 我个人根据报告的判断是今年会躁动 , 明年会开始有风险 , 所以这个时候的估值不用当真 , 或者如果你现在把估值当真了 , 一旦市场比较冷 , 不满足上述外部的环境的时候会不理解 。
一般我们对云公司的估值稳在最低点的时候 , 你可以用PE估值20倍或者30倍 , 然后稍微靠谱的公司可以按6倍到10倍市销率来估值 , 然后再往上的时候可能是按分布估值 , 就是按远期能够赚多少利润 , 比如能赚30亿利润 , 如果壁垒足够高 , 那么提前折现回来乘以20倍 , 600亿市值再折回来 , 现在这个时候不是这个情况 , 而是上述我讲的影响 , 所以大家不要去纠结市盈率的问题 , 它只是在今年这段时间的一个特殊环境下的结果 。
做得足够细分、客户资源高 足够优秀的公司 一般是BAT无法冲击的
5、不断有互联网巨头加入“云办公”市场 , 国外有微软、思科 , 国内的有阿里、腾讯、华为等 , 这对于一些上市的标的企业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未来这些公司被巨头吃掉的可能性有多大?
刘洋:理论上来讲 , 第一 , 利基市场容易出好公司 , 一旦遇到竞争的时候 , 一般是弱的 , 基本上是越不竞争也好 , 基本上闷声发大财、没人看的时候会好 。
第二 , 我们可以把它拆细 , 因为我们会发现巨头它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在哪呢?在成本 , 其实你的to B的一块领域 , 做云视讯公司的人均的创利、创收基本上是在20万左右 , 但是BAT公司人均薪酬100万 , 所以他们做一些网络性特别大的领域是会占优的 。
一个案例 , 就是2014年的网速 , 从2013-2014、2015-2016之后 , 最后就开始出现了双杀 , 但从一些效率不高的领域上来讲 , 反而是会有机会 , 巨头会竞争不了 , 两种投资机会里面 , 第一种是套用产品型的公司 , 这种是很有可能会遇到格局竞争的;
第二种是做的足够细分、客户资源高、做的足够优秀 , 这种公司一般是BAT没法冲击的 , 换句话说 , 如果这些巨头加入之后他会亏钱 , 所以这两种不一样 。
6、远程办公主要分平台型(寡头占领)和垂直领域型 , 现在A股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垂直领域的 , 您觉得他们以后有没有找到细分领域的机会活下来并壮大?还有 , 怎么看本次新增的转换率问题?
刘洋:A股的情况比较特殊 , A股有些时候我觉得叫做不死鸟机制 , 举个例子 , 如果它在正常市场上 , 比如说港股、美股 , 刚才那些治理不好、一些不收钱免费的以及一些不是卖铲人属性的 , 会有风险 。
A股一方面 , 如果云视频这个趋势确定 , 大家会看它的流量和关键数据 , 老业务本来就是一个白送、保持温饱的 , 所以A股这种垂直领域的公司相对机会要比一般市场要大 , 它一方面是在于增量业务伴随5G , 第二是A股的股权融资成本相对来讲比较低 , 所以很容易去通过完成增发或者是其他的债转股方式来实现再融资 , 不断的把盈利区间往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