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昨天我们感受了英国的利兹大学,那么今天我们来逛逛这个美国历史最悠久五所大学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 听说哥大校园里还走出5位美国开国元勋,奥巴马、罗斯福等四位美国总统,和34位各国元首、首脑,10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前也只是在百度上面看过这所大学,今天我们请到了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过的Tina学姐来给我们说说在哥伦比亚就读的体验吧~当时学姐的专业还是机械工程,有没有很炫酷!
Tina学姐: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硕士GPA 3.73导师主页:
Tina AdmitWrite留学在你眼中,你就读的学校(本科/研究生院校)是怎样的?Q:学校地理位置怎么样?气候怎么样?A:学校在纽约曼哈顿New York City Manhattan, 宇宙中心了。哥大校园在上城(uptown),距离核心地带比如帝国大厦坐地铁只要20分钟,生活可以很丰富多彩。主校园比较小,夹在东西两条大道 (Broadway and Amsterdam Avenue)之间,南北占了6条街道 (114 street - 120 street)。建在大城市有很多弊端,比如没有露天运动场 (只有在地下室的健身房),没有村里学校的好山好水。气候的话,纽约的冬天很长,下雪很厚,积雪到膝盖,满地泥水坑,车被埋了需要挖出来 (不过没有人买车一般)。3月份也会下,一下有可能学校就会停课,
Q:在学校,您最喜欢去哪里或者喜欢那个建筑呢?A:最喜欢去西北角的大楼的图书馆学习 (The Northwest Corner Building),一般工学院的课在工学院楼(Mudd 楼)上课,但是这个楼只有休息的地方(lounge),没有图书馆,所以学习的话去那个Northwest,采光特别好,有独立的桌子,有工程的书,Northwest也是工学院的楼,但一般没有课在那里。
另外也常去蹭法学院 (law school) 和国际关系 (sipa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的楼,他们的楼比较高大上,sipa 的图书馆可以进,法学院的不对外院的开放。这两个楼都不在主校园的方块区域内,需要过一条马路 (Amsterdam Avenue),去这里和去Northwest、Mudd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们都在校园的北边,离我住的地方最近,如果是住在校园南边的同学可能爱去最南边的主图书馆。
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northwestQ:你参加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活动(或者知道的有趣的活动)?A:社团没有参加过。校外的活动有马拉松 (NYC Marathon),全马半马每年都有,需要网上报名,不一定能抢到,网上抽签才行。纽约的活动比较丰富,比如百老汇看剧,林肯中心 (Lincoln Center) 音乐会芭蕾舞,中央公园夏天露天免费演出,还有夏天哈德逊河 (Hudson River) 免费划船 (Kayak) ,万圣节游行,感恩节梅西气球游行 (Macy’s Thanksgiving Day Parade),爱尔兰St. Patrick游行(St. Patrick’s Day Parade)等等。
CS computer science 这个系会有hackathon,参加一下挺好玩的,编程,和不同专业的人碰撞,在有限的时间里(一般只有几天,需要熬夜)做产品。那个hackthon 的名字叫DevFest,一周的时间,应该每年都有。
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哈德逊河划船Q:你感受到的学校的氛围是怎样的?(大家是沉迷学习还更喜欢社交)A:读Master的要说课业也不是特别繁重,忙起来也是一阵一阵的,比如快交作业了 (俗称赶due) ,快到期末考试了,小组要交报告了,大家连续忙几天熬个夜,机房里人能坐满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上课。我自己以学习为主,不爱社交,周边中国人社交的也只自己圈子里,感觉融入大环境的社交比较少(个人感觉)。
学校及周边的生活、娱乐、住宿和安全情况?Q:吃饭问题如何解决呢?一般去哪里吃饭,校内食堂还校外,是Chinatown,还是在学校比较出名的美食小吃一条街。一般吃的是什么,中国菜,西餐还是什么?
一般直接做的话,又是怎么样的呢?
A:校内食堂是自助为主的,有3家常去, John Jay,JJ\u0026#39;s Place,Ferris Booth,都是自助,每次大约$14.5(两三年前的价格),每天的食谱都会发在网上。哥大旁边的巴纳德学院 (Barnard College) 也有自己的食堂,自助,东西少点,便宜点 ($7-$10,两年前的价格)。在学校食堂吃需要刷学生卡,卡里是自己续钱,这个餐费是不收税的(不然餐馆都收8.875%的消费税),这个价格挺贵的,每天去吃舍不得,一般饿几天才舍得去大吃一顿。出了校门,有一排餐车,都是中餐,洛阳大叔,王阿姨,青云美食等等5家吧(一年前都有,现在有没有不知道),都卖盒饭,三菜一汤,$7。中餐餐车当然只在哥大附近才有了,一般纽约街头的餐车都是墨西哥人经营的鸡肉盖饭chicken over rice。这些到中午饭点要排队,都是中国学生买,排个10到20分钟很正常。买了一般是回到校园里吃,天气好坐外面吃,或进楼里找个角落吃。西安名吃 (Xi\u0026#39;an Famous Foods)离哥大走路10多分钟,在101街,常去吃肉夹馍和陕西的那种面,一盘面$10左右,点完餐就在店里吃。店不大,高峰时候可能没座位。学校吃饭还有deli,deli是一类地方,卖三明治沙拉之类的,在超市里,有店员给从柜台拿食物的那种。学校旁边有个SubsConscious ,卖披萨、三明治,一般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去这家吃快餐 (类似赛百味)。不上课的时候自己做饭,材料从chinatown买。坐地铁去chinatown单程要一个小时,时间成本挺高的,另外做完了如果要带到学校去又嫌麻烦,所以上课的时候基本不自己做。Chinatown一般指的是曼哈顿下城的老中国城,那里有广东早茶 (两家早茶最出名:麒麟金阁、金丰)、兰州拉面、粥之家、鹿鸣春 (上海菜),超市有“中国城超市”、“香港超市”、“德昌”,这几家常去。另一个新的中国城更远了,在皇后区 (Queens),叫法拉盛 (Flushing),这里有更大型的超市,吃的也更多。
Q:购物、看电影方面一般购物的地方是哪里,离学校远不远,有什么值得推荐的购物店?
A:购物如果是买吃的,去110街的westside market,它有一次给我算错钱了,后来就不去了。72街的trader joe\u0026#39;s 很棒,吃的很全,很多是挂trader joe\u0026#39;s自己的品牌,别家的不卖。买衣服就是去中城买,有H\u0026amp;M, Forever 21,梅西百货 (macy\u0026#39;s)。
一般看电影,在什么电影院,离学校、住的地方远不远?
A:看电影去AMC,34街有,42街有,84街有,66街有,距学校近的有这几家 (最近的84街的坐地铁4站),在哥大的Alfred Lerner Hall一楼可以买学生票,再到电影院换票。新泽西new port的AMC有躺着的座椅(可以腿伸平的那种),为了舒服去过一次那里。如果你要去的话要去34街PATH Station倒去new port的PATH。 New port 这个电影院在shopping mall 里,这样吃饭购物看电影就一站式解决了。纽约的电影院还没见过在mall 里的。不同的体验有在无畏号航母上面 (intrepid musuem\u0026#39;s summer movie series)看电影,每年夏天(5月到8月)挑几个晚上放经典的电影,直接坐在甲板上,看过壮志凌云和阿波罗13号。还有bryant park的夏天(6月到8月)露天电影,直接坐草地上。布鲁克林大桥公园(brooklyn bridge park)也放露天电影。
Q:租房问题如何解决?一般租校内还校外,如果组校内的话,租金大概多少?
A:校内不是想租就有,得申请得排队,离学校近(最近隔一条马路),性价比高,所以排不上的就很郁闷。2013年每个月$800租一间卧室水电都含了,一间apartment租给两三个人。还可以申请International House,2013年$1000差不多,听说是宿舍dorm的形式,没见过。
一般租校外的话,租金大概是多少,安全情况怎么样,离学校远不远?
A:租房的位置一般就是105街到125街,broadway 到 amsterdam avenue 这个范围。2013-14年我租的一间独立卧室(3人合租的apartment)$1300,在105街,处于学校 Evening Shuttle (学校为了学生晚上的安全方便开的小巴)沿线上,所以晚上回家会坐小巴。步行也觉得安全。安全这个事总是被人提醒,但熟悉之后即使晚上外出也很安心的。
Q:学校安全情况如何?A:不好说,我真的觉得挺安全的。
有哪些地方稍微安全的,可以举例出来,或者有哪些地方不怎么安全,不建议同学们去的?
天黑之后的公园(中央公园 centralpark,晨边公园 morningside park)不安全。后来生活熟悉之后天黑后横穿过中央公园,一片和谐稳定)。
Q:刚入学时,你是怎样适应国外的生活学习的?1、学校容易融入吗?学校新生见面会会做些什么促进国际学生融入呢?
A:开学时工学院组织 Graduate Students 户外烧烤,可以认识一些人。还会组织去游戏厅,当时去的是时代广场附近的Dave \u0026amp; Buster’s,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吃东西玩游戏。也会在学院的Lounge里面开Party,工作人员会拿着花名册看谁没有满21岁(不能喝酒)。这些都是开学时认识同届同学的机会。
上课时会认识高一届的Master,可以打听一下选课的经验。系里会给每个Master分配一个Advisor (教授、副教授),负责指导选课,一般需要学生主动联系Advisor。见面会会有各种workshop,有针对国际学生的改简历、就业指导。
2、在适应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比较大的困难?困难是来自物质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A:开学的时候作业不会写,又不认识人,只好自己做作业,熬夜写。
3、适应的很难吗?经过的多长时间才慢慢适应过来?你做了哪些调整才适应了新环境?
A:Graduate的课程大多数都安排在晚上,有下午4点上的,有晚上7点上的。这种安排是方便一些有全职工作的学生上课。我开始不适应白天没课,晚上上到9、10点钟的这样的作息时间。这样的上课时间又加重了我的拖延症,作业有的时候拖到上课的当天早上才写。有一次作业拖的太迟了,根本写不完,被判了很低的分数。好在那门课的总分是可以去掉一次最差成绩的。原因一方面是作业难,有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拖延是一种习惯,很难一下就改变。后来和同学熟悉之后,抱团写作业,轻松一些,也督促自己提早开始写。
介绍一下你的专业?Q:你对你就读专业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看法?A:机械工程的涉及面很广,哥大的MS有两个Special Track,分别是Energy Systems 和 Micao/Nanoscale,现在又加了一个Robotics and Control。这几个方向有固定的课程可供选择,可以在开学之后做出选择到系里备案。修够相应学分,毕业的时候会得到该方向的Certificate。按照我本科专业的化工设备的背景,我觉得和 Energy的方向比较接近,但又不想局限于此,于是选了一部分 Energy 的课程,如工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流体力学(CFD)和涡轮机,另外也选了电子控制和机械制造相关的课程。当时因为本科专业的缘故,选课的时候还是有惯性思维的,总希望选一些和本科课程有延续的,这其中除了延续其实有一部分也是重复的,比如工程热力学里面讲的各种循环本科已经学过一遍了,上课方式上也没有什么创新,依旧是抄公式、做题。
Q:你最喜欢的是哪门课?为什么呢?A:Machatronics这门课是听课和实验并进的,小组实验的时间比课堂时间要长。课程的模式是 Case Study,每完成一个会很有成就感。实验是两人一组,需要搭建数字和模拟电路,用汇编和C语言给单片机编程,对编程、电子、控制都会有所掌握。课程的出发点就是实用性,教授也有着工业界的经验。
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课程大纲Q:你最不喜欢的是哪门课?为什么?A:当时一心想学Data Mining,但这门课没选上,就选了一个相近的其实难度高很多的 Applied Data Science。作为既缺少数理统计功底又不会R语言的非统计专业学生,选了这门课是最大的错误。课程的后半部分和天书一样,对R语言的编程水平怎么也赶不上班上的其他同学,最后只学了个皮毛。毕业要求虽然允许选择专业外的课程,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跨度太大的课程就选个入门级的。
Q:哪门课最轻松?A:轻松的课总是那些按部就班的,比如上课老师写公式讲例题,下课布置作业,而且作业题与例题都是一个套路的,这样完成作业就很容易。工程热力学和叶轮机这两门课都是这样,这是老师的讲课方式决定的。
Q:你觉得哪门课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就业来说?A:那种做Project的课程比较接近工作之后的思维方式,因为包括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写报告,有的还对编程能力有一定要求,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掌握一门编程语言,用来做数据分析和数值计算。
Q:介绍一下你的授课教授、导师吧。1、他们的授课/研究水平怎么样?
A:对老师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非要说就是有个老师很重视编程,做他的作业需要用到 python,让我从零基础到会做数值计算,算是除了课程之外特别的收获。主要是把编程作为一种思想融入到课程之中的,我们专业的老师并不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