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人面鱼纹盆见证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二 )


「海外网」人面鱼纹盆见证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本文插图

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逍遥:《庄子》游鱼之乐
“游鱼之乐”是《庄子》中与鱼有关的经典寓言 。 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之上 , 看到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放逸自得 , 不禁发出感叹、羡慕鱼适得其性 , 从而获得心灵之乐(悦) 。 “游”的原义是“旌旗”在空中飘动 , 乃因旌旗飘动状态恍若在水中游动 。 “游”体现于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 , 表现一种飞动的自在感 。 相较之下 , 人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 他的存在受限于他的生理和生存环境 , 他的躯体只能行走于陆地之上 , 匍匐于大地之中 。 人对于空中飞鸟、水中游鱼既羡且妒 , 飞翔与水游的意象也就自然成为道家超越现实环境的物理性限制和礼制的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 。 “游”是释放人的生命的根本途径 , 是生命的自在畅游 , 从名利的枷锁中解脱 , 释放自我生命潜力 , 追求自由与无限的精神世界 。 如“乘天地之正 , 而御六气之辩 , 以游无穷 。 ”《庄子·大宗师》:“鱼相造乎水 , 人相造乎道 。 相造乎水者 , 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 , 无事而生定 。 故曰 , 鱼相忘乎江湖 , 人相忘乎道术 。 ”鱼儿在水中游是在游心、适性自性的自然之性、之真 , 回归自然 , 与道相通而获得至乐的境界 。
「海外网」人面鱼纹盆见证新石器时代的文明
本文插图

游鱼纹彩陶瓶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 天人合一观念在彩陶鱼纹饰中也有直观体现 。 虽然彩陶的鱼纹饰寄托有先民的精神因素 , 如图腾崇拜、巫术意味 , 但鱼纹饰更多表现动物以及人类本身 。 这是由于先民在制造彩陶时不由自主地将万物均有其生命的认知投射于器物上 , 这种人与物交融、万物有灵的认知便属于天人合一的雏形 , 史前审美具备的天人合一审美观念可见一斑 。
【「海外网」人面鱼纹盆见证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中国著名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每个艺术家都要创造形式来表现他的思想 , 要使内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 , 需要创造形式 , 艺术没有创造性的形式 , 很可能不美 , 不能打动人心” 。 人面鱼纹盆 , 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 , 在一个鱼头的形状轮廓里面 , 绘制出一个人面形花纹 , 具有“遇人于鱼”的特殊意义 。 这样一种形象运用抽象的语言完好地体现了远古时代人的一种审美状态:质朴、纯洁 。 (唐小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供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