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估“不插电生活”在城市的可行性


怎样评估“不插电生活”在城市的可行性
我们在几天前发了一篇名为《鸡汤刷屏,成员混杂,主流社交媒体正遭遇用户逃离危机》的文章在南七道公众账号上。很多人留言表示文章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因为他们正在逃离社交媒体的路上,但也有人说,他们完全不需要网络,他们想过的是“不插电生活”。
所谓“不插电生活”或“离网生活”,也就是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组织“不插电生活”运动,他们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进行自给自足实验,为了暂时逃离网络的严密入侵,也为了学会真正地去“生活”。但是这种“不插电”实验的效果能有多大?短暂的不插电实验结束之后,这些人的生活还能回到原状吗?
【怎样评估“不插电生活”在城市的可行性】 孤独者的自愈疗法
焦虑的现代人或多或少会遇到同类问题:早上上班很急,到办公室才知道把手机忘在家里,于是这一天上班心里都不踏实。不管开会还是逛街,都要时不时看一看手机,生怕没有接到电话或者朋友来的短信。出门时常常摸摸口袋,手机在不在?开机没有?上班时间,先看邮件,处理文件;QQ挂上,便于文件传输;接着办理或者写作信函,期间还不忘记看一看手机。晚上只要不应酬,就在家里看电视。
当代网络通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牢牢控制着人的精神和情绪。一旦手机或电脑出现故障,人们就会在精神上感到紧张,这是现代人过分依赖电子产品而产生的心理副作用。而连续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过后,人很容易陷入自闭的困境,逐渐不想跟他人交谈,不想关心别的事物,最后甚至有可能演变成孤独症。
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插电生活”就成为了一种自愈疗法。不插电,能让他们重新主动跟人交流,在交流中慢慢建立自信,重新发现另自己和他人都舒适的社交距离。面对面的交流还能避免很多线上交流带来的误会,缓解孤独。
“不插电”是为了更好沟通自省
在西方,不插电生活主要用来对付电子设备上瘾的青少年。对于他们来说,戒瘾并不容易,他们出生在到处都是无线连接的数字世界中,耳朵中总是放着耳机,“不插电生活”更能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以及独自反省。
加利福尼亚一所高中曾经进行过“不插电生活”实验,学生们要在一个星期内离开电视、iPod、手机、黑莓和电脑生活,只能用笔和纸进行记录。实验第二天,一个男孩在日记中写道:“我无法忍受。我昨晚醒来,但感觉似乎仍在睡梦中,我梦见我的手机,我开始用头砸枕头。我要疯了!!!”一名女生在描述起床后不打开电视机的感受时写道:“我觉得不适应,身体不舒服。”还有的人说自己分不清时间,有过突然发现自己盯着一堆鸡肉的奇怪经历。
不插电的过程十分痛苦,他们时常发现自己在生活中处于困境,如果周围没人,“寂静令人窒息,墙壁把自己包围在其中,就剩下我一个人。”在这种压力之下,一名女生没有一丝自责,拿起遥控器,打开了电视机。一旦处于电视的魔力之下,她就无法关上电视机。她发现自己几乎没有自制力。
虽然经历过“戒瘾”的痛苦过程,但参加实验的学生们都有了不小的突破。有人在这一年第一次读了一本书。有人和平时难得聊天的长辈谈论了甲型H1N1流感、政治和历史。有人与患孤独症的哥哥通了电话,四天内读完了《哈利·波特》全集。还有人因为没有耳机将她封闭于真实世界之外,听到了从未听到过的鸟叫声。这些学生打算在实验结束后继续听音乐、看电视、给朋友发短信,因为没有持续的刺激,他们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世界联系更紧密了。
美国人苏珊·马乌沙特担心孩子们变成这些电子产品的“附属品。”她带领三名子女度过了半年断“电”生活:不上网、不看电视、不用手机、不玩游戏机、不用音乐播放器……2011年,马乌沙特根据这段经历写出了《断“电”冬天》一书。
最开始,她切断家中电源,用蜡烛代替电灯,不供应淋浴用热水。几周后,她恢复家里供电,但要求三名子女不在家中用电子产品。断“电”的日子里,一家人找回那些逐渐淡出人们生活的乐趣,比如下棋、读书、看老照片、与家人一起欣赏音乐。
15岁的儿子酷爱玩电子游戏和看电视,不碰这两样东西使他多出不少闲暇时间。他开始学习吹萨克斯。半年过后,他没有回到先前的生活,而是卖掉游戏机,更加认真地练起萨克斯。18岁的大女儿,这半年做作业需要用电脑时会去图书馆。半年后,她不再像先前那样整天挂在facebook上。小女儿14岁,过不惯断“电”生活,于是带着笔记本电脑去爸爸家生活1个半月,但她回到妈妈家后仍和妈妈保持着一致习惯,断电实验结束后,她的学习成绩比过去提高不少。
不插电是一种“学生活”的方式
不只在国外,在中国也有人正在进行着“不插电生活”实验,他们看起来更像是要营造一个“不插电”社区。
几千个日子离群索居,自己动手、自给自足。这是新版“桃花源记”,还是另一个“瓦尔登湖”?自己建房子、发电、种菜、养鸡、自制油盐酱醋,自己纳鞋、制衣、做皂、纺线、织布……这是隐居崂山上的80后夫妻唐冠华与邢振的真实生活。
怎样评估“不插电生活”在城市的可行性
他们在崂山和一千多名志愿者历时两年多,用一万五千个塑料瓶、废钢材、纸箱、山上的石头、石块、竹子、芦苇建了一所“自给自足实验室”。而这对夫妇最初的目的,是要“学生活”——人们在城市里吃的用的都是现成的,买买买就可以直接快递到家,基本上快忘了该怎么真正生活,崂山上的原始状态可以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生活原本的样子。
怎样评估“不插电生活”在城市的可行性
他们表示,这个项目既不是为了宣扬一种苦行僧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为了抛弃现代化的成果,只是希望通过他们在崂山上这种自给自足的经历,吸引更多追求精神生活的利他者一起组成一个理念一致、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共识社区”。在这个社区,人人自觉分享、贡献自己的知识技能、获得教育、医疗、养老及其他福利。
怎样评估“不插电生活”在城市的可行性
不插电结束,还能继续返璞归真吗?
人们对不插电生活抱有两种看法。有人说不插电生活是一种可持续性的绿色技术与生活应用的诠释,是对沉溺高科技的人群的拯救,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也有人说不插电生活是一个反文明科技进步的保守理念或口号,是对现代社会的违背,不插电就意味着生活在社会秩序之外,既不方便自己,也不方便他人。对于生活在高压环境下的都市人来说,持第一种态度的人明显更多。
现代文明下,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非只能被动接受城市化,他们并不反对现代文明,只是他们有自己的选择,也尊重他人的选择。那些一个个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摸索的生活实验其实最终都是为一个目的——认真生活。
但想要完全脱离现代文明以达到认真生活的目的,目前看来还是存在矛盾。一方面,电子产品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不插电”都只能是短时间的逃离;另一方面,要持续跟周围的人和事产生联系,“不插电”注定只能以“实验”的方式存在,实验结束,该用手机还是得用手机,该用电脑还是得用电脑。
就像一名网友所说:“我只体验了一天不插电的生活,感觉很不适应,尽管“不插电”在提倡放慢生活节奏,回归自然,可真的很难做到。在固有的生活模式里,忽然与电无缘,尽管能沐浴到心静唯美的感觉,可在这个浮躁快节奏的尘世中,是不允许的,或许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利弊相加吧。”
南七道:【胡说七道】出品人,微信公众号:南七道。本文由南七道与华琛共同完成。
■网友的回复
我是土豪。没有我做不到的,斗富我没有不赢的
■网友的回复
共识社区的类型分析
Another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共识社区的定义:以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等思想理念的匹配程度,作为组成群居首要条件的生活方式。
共识社区是一个源于对社会生态文明多样性和太极图符号系统的思考而产生的概念,它的存在意味着不同的或相悖的思想、信念都在这个概念中得到尊重,并相互独立、动态平衡的存在。
这个词汇,在21世纪,由中国的一位青年人提出。
这个词的提出源自于对司空见惯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反思,继而自发性的在远离消费经济思维主导的人类大型聚落—城市之外逐渐形成若干多元价值观、形态的小型聚落。
共识社区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之始。几千年来,世界上共识社区的探索从未停止。从早期部落文明中将日月星辰、飞禽走兽奉为图腾神明的太阳氏族、海胞族(Haddon)、花-山猫氏族(Spencer\u0026amp;Gillen)等等胞族、氏族①之间差异化的归属物质资源及精神信仰的部落,到近代遍布在全球各地乡村、城郊,占屋运动、回归土地运动、盘踞行动、合作居住、理念村、生态社区、共享社区等等理念共同体,例如:奥地利帝国境内斯拉夫人的“家族”(zadruga)②,马克斯韦伯提到的“邻人共同体”③,以色列基布兹④ 等集体生活可能性。随着城市化现象在全球越来越普遍,社会价值观越来越统一,共识社区相对于城市社区的特点与区别也越发显著。
中心与边缘、利益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近与远,此类理念天枰的寿命决定着人类文明的长度。怎样的社会是全人类需要的?怎样的人生选择、家庭结构有益于下一代的成长?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员来到世界究竟该怎样为自己的族群作出贡献?
家庭,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制度和群体形式。
这个源自古老的过去,又影响每个人未来的社群形态是如何改变我们命运的?
据观察发现,“共识”的程度的强弱之分,可以直接影响一个社区生命周期。全世界每天都有新的社区形成,也有新的社区解体。其中因利益需求形成的共识,组成迅速,解体也迅速。因精神需求形成的共识,组成缓慢,也不易瓦解。
以下,我们根据英文世界的社区类型,对照我国的具体语义和国情进行有关共识社区分类和各类相关现象的简要分析。
家园计划(Project AnotherLand)作为中国大陆最早从事共识社区探索、集成和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试图找到一种让中国共识社区被民众和世界尊重、理解的方式。据此研发了中国共识社区信息中心(CAC)
http://center.anotherland.org
及社区地图(CACMAP)
http://map.anotherland.org
目录:
1.社区(Community)
2.生态村(Eco Village)
3.生态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
4.合作居住(Co-Housing)
5.理念村(Intentional Community)
6.共同体(Community\\Life Unity)
7.共生社区(Symbiotic community)
8.共享社区(Co-living)
类型分析:
1.
译名:社区
英文:Community
1.1概念简述:英语单词“community”源自古法语 comuneté “社区”,“公共精神”,它来自拉丁语communis(“共同共享”)。表示有共同的规范,信仰,价值观或身份。
这个词的定义可以说非常接近于共识社区的意思。
然而在现实层面,从全球人类发展历程来看,普遍的社区关系依然是血亲氏族衍生出的家庭单位组成的社会化关系,全世界的大多数“社区”也都是伪社区。随着农耕时代的落幕,城市化的发展下,我们只能将城市中的大多数“社区”称之为居住区。大家因经济情况和阶级处境而决定了相对临近的居住地理位置,在物理空间中临近,但是精神世界却未必共鸣。
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普遍问题,共识社区一定意义上就是基于这一问题应运而生的。
2.
译名:生态村
英文:Eco Village
2.1国际概念:生态村的概念最早是由丹麦的一位学者Robert Gilman在他的报告“生态村及可持续的社会”中提出。其定义 :“生态村是以人类为尺度,把人类的活动结合到不损坏自然环境为特色的居住地中,支持健康的开发利用资源及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1991年丹麦成立了全球生态村网络(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简称GEN)并给出了如下的生态村的概念:“生态村是在城市及农村环境中可持续的居住地,它重视及恢复在自然与人类生活中四种组成物质的循环系统:土壤、水、植物和空气的保护,它们组成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截止2018年GEN网络的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878个生态村在运行。
GEN在2006年推出了一套生态村设计教育Ecovillage Design Education(EDE),他们认为通过四周时间左右的可持续生活教育付费课程可以培养出生态村的建设者和生力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