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毕业生是不是大多很浮躁

这是诚信问题。今天早上吃早饭,遇到一个孩子,打着电话,说着:“路上塞着,一时半会儿到不了, 哦对了,我刚才接到家里电话,说家里有点儿事,然后我就不过去了。实在抱歉啊,说好的今天来上班的。 嗯,主要是我妈身体不好, 你知道我不是那种口是心非的那种人... ...” 面不改色心不跳,声音都不带波动的。看着那孩子吃完打了个的走了,我们几个面面相觑。最近也在招人,承诺过来得转脸就变的大有人在。所以觉得不是浮躁的问题,而是某些孩子具备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品问题。避开他们,坚决不要。
■网友的回复
现在人都是浮躁的。你遇到的这个只不过是修养还不够而已。
■网友的回复
据我观察,的确是有一部分人在刚开始的择业、就业过程中存有浮躁心态。浮躁心态表现各异,有同学在大四短短几个月实习了3家公司,而且分属不同行业;有同学看不起小公司,只去国企、大外企;很多同学觉得工资待遇比预期的低等等。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把真正想发展的职业方向留在想的层面,选择了一个与她的个性、专长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有一个朋友她本身是读法语的,专八水平,觉得做外贸没前途,告诉我她想做市场营销,为此投了很多简历,无果后又告诉我想做创意策划。有2家公司要她,可是她觉得2K、3K在广州无法生存,拒绝了。她甚至一度告诉我想做时尚、做奢侈品管理。她常说自己很爱策划、营销,最后她通过关系进入了一家中字头的大型国企,待遇很好,做资料翻译。上班一个星期发信息告诉我主管给她的那些资料看不进去,什么离心机完全不是她想要的。 我想,可能有时候毕业生表现的浮躁是有很多原因的。(可能会有一些同学觉得我们毕业生没有浮躁。在此时的就业环境下,毕业生们可谓内外焦灼。一方面内心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另一方面即将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当下社会尤其是物质欲望、压力,也对大家产生影响。) 其中一个是自身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没有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意识,不知道自己能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很少人目标清晰。因而只要发现基本符合条件的,都去投简历应聘,应聘上了才发现自己好像不大喜欢,不大适合。其实能做到对自身发展很清晰,这点对于大家来说有难度的,包括我自己都做不到,有时候真的迫于就业压力,有工作就好。同时,也可能是因为目标不清晰的原因,导致不少同学通过不停地实习、选择来找到自己比较喜欢、适合的工作,这样做的确给一部分企业带来困扰。 还有一个原因是很多毕业生对企业、社会认识不足(当然,除了一些同学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到企业实习的例外个体)。毕业生对企业的架构、工作内容等等都不大了解,虽然说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招聘信息挖掘工作内容、职责,但有时候感觉挺抽象的)。因此,这样的一个信息不对称也会让一些人在进入企业后发现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有些人就会耐不住地离开。 因而,对于"现在的毕业生是不是大多很浮躁"这个问题,我想,我的回答是:我们的确有点浮躁,可是这种浮躁不是来源于优越感,不是来源于对未来的满满信心,相反是来源于些许的无奈和迷茫。
■网友的回复
其实我反而是觉得70年代的人都比较因循守旧。见了80后,90后这种改革开放之后、思想开放的新生代青年就觉得看不过去了。中国人口众多,林子大了,本来就应该什么鸟都有。如果像以前一样,大家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排除异己,不就是文化大革命复辟了吗?像泰德同学说的那种睁着眼说瞎话,当然不提倡。但是像LZ说的那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我觉得无可厚非,人总要有更高的追求,这个社会才能更快地演进、发展。而不少公司对员工进行的洗脑以带来忠诚,我反倒不齿。这种思想上的开化,当然会有弊端,以正态分布计,思想上走极端的人显然会比以前多。人品上的奇葩更会层出不穷。这自然会给人员的甄选带来阻力,但是这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阵痛。所以,对问题的回答是:是的!现在大学生浮躁的比例更大。但是,其实这很正常,也没什么不好。当然,也不否认,教育上,还需要更多地,有效的引导,可以降低这个比例。
■网友的回复
不是雇主,很难移情到雇主的角度去全面思考,简单说两句自己的理解。先说下雇员与雇主的在情感上的关系依从: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而做出某种行为。通常,一个人的行为的持续时间与他所得到的奖励承诺或者所面临的惩罚威胁同样长。持续时间最短,对个体影响最小。认同:因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内化:对某种价值或信念的内化是对社会影响最为持久、也最根深蒂固的反应。将特定信念内化的动机是希望自己正确。这三种关系的依赖要素,依从——权利;认同——吸引;内化——可信性站在雇主的角度,受到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很可能认为愿意留下来的是处于认同(对领导或是公司的人格魅力、梦想、理念、愿景等),或是内化(与雇员本身产生共鸣,精神上的契合等等),而实际上大多数人往往处于依从,是否能产生后面的两种状态则要靠雇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企业环境的影响与塑造。一个比喻很合适说明依从到内化的转换,假如一个烟民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干咳气短、口干舌燥,对这些他可能已经认为是难以避免了。但戒烟几个周后,他可能发现咽喉清新、口腔清爽的竟然会让人感到如此舒服。这一发现足以使他不再抽烟。因此,尽管依从本身通常不能够产生持久的行为,但它却有可能为那些能够产生较为持久效应的事件的出现创造条件。个人素质与企业环境就好像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影响,不能简单的归因于一个方面进化心理学一个很直观的例子:以茧子为例,如果没有进化形成的茧子生成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对皮肤的反复摩擦,那么茧子将不可能出现。所以,当采用进化理论来解释茧子的时候,我们从来不会说“长茧子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和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其实,茧子是环境输人(皮肤反复受到摩擦)和适应器(对反复摩擦很敏感、并且包含特定的指令让皮肤受到反复摩擦后长出额外的新皮肤细胞)交互作用的具体产物。关于员工在工作中尽量多大努力,也可以用上面的三个概念来解释在内化状态下,你会观察到人们的行为会更加灵活。例如,在某些条件下——比方说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六点钟、能见度极好而且几英里的范围内看不到一辆车子——这个人便可能超出限速驾驶。而一个处在依从状态下的人可能会担心雷达跟踪,一个处在认同状态的人便可能非常刻板地与自己的示范者保持一致;对于处于依从状态下的员工,我认为这是一种权衡经济效用的博弈,不要促使一方产生有利变动,则可以维持平衡状态,在依从状态下效用函数是唯一重要的,到了其他状态再谈感受函数。在当今中国社会信任广泛丧失的基础下,想要建立后两者是何等的困难。是否浮躁我想还可以如此界定,衡量自身的在实践中有意义的能力,评估工作岗位中能够将这些能力输出多少来为企业盈利,如果换一个企业或岗位能够带来更大的输出,这就不能叫做浮躁,只能叫恰当匹配;如果是以一个不变的输出量,频繁更换企业或岗位来谋求一个最大的套现效率,这才可以叫浮躁。当然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牵扯的东西太多,定性思考吧。另外雇主和雇员都要防止证实偏差(自己形成思维定势、意识雷达,筛选信息证明观点)、代表性偏差(弄几顶大帽子到处扣,人是多样化的,需要仔细观察)、后视偏差(事后诸葛亮)、自我服务偏差(对于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的自利归因)的干扰,避免陷入假两难困境(非黑即白,人都是灰色的,说到这个特别想推荐《十二怒汉》)的看待问题。避免不可能,尽量减少吧。
■网友的回复
这个不算浮躁,应该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目标不清晰明确,詹前顾后,一山望着一山高
■网友的回复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不能以偏概全,毕业生中有小部分是这种情况的,或者说他们浮躁或者说是功利。其实是社会的现实让部分毕业生变得这么功利浮躁,他们期望在短期内能去到一定高度,却忽略了自身的实际,而父母和学校又未能给他们一些正确的指引,才导致他们好高骛远,不能定下心扎实打基础。另一方面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取舍,我们不能去要求每个人都达到自己的要求,企业和员工之间是相互选择的关系,如果不合适,也没有必要强求,早日做到彼此认识了解也未尝不是好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