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伦敦记者手记:英国抗疫进入非常时期 超过50万人成志愿者


荔枝特报驻伦敦采访人员/魏莉
【「伦敦」伦敦记者手记:英国抗疫进入非常时期 超过50万人成志愿者】2020 年 4 月 5 日 , 周日下午坐标伦敦郊外 。 窗外的蓝色天空和金色阳光下 , 是已开始衰败的黄水仙 , 日渐丰润的野草 , 本该是喧嚣出游的人间四月天 , 但春日的气息中明显夹杂着忧虑和不安 。 和邻居隔着马路打完招呼 , 感叹这波涛汹涌的大时代 , 我坐到属于我的小角落 , 试着记录这些天的见闻感思 。

「伦敦」伦敦记者手记:英国抗疫进入非常时期 超过50万人成志愿者
本文插图

我于 1 月 31 日由国内抵达伦敦 。 当时的考虑是原计划 2 月中旬回英 , 之后的工作也陆续安排上了 。 鉴于当下情况 , 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公民 , 抵英后也该自觉先隔离两周 , 算下时间1 月底该走了 。 于是胆战心惊回来 , 惴惴不安中度过两周 , 终于重获 “自由” 。 没想到再过两周不到 , 这里的形势急转直下 。 在国内10 多天里的经历 , 在 英国开始重新体验一回 。 不过 , 剧情相似版本不同 , 两相对比 , 感慨颇多 。
我和我的室友
回英前我给房东和室友发了信息 , 告诉他们我会回来 , 并会一直在自己房间 , 将公共区域使用频率降至最低 。 室友在NHS医院工作 , 她赞赏我的自觉 , 因此顺利度过两周 。 期间的插曲是大约自我隔离一周后 , 她给我发信息说医院要求他们上报 , 是否有接触中国回来的人 , 她觉得她必须上报 , 我表示理解 , 并再次强调我并无任何可疑接触或可疑症状 。 心里觉得给她添了麻烦的同时 , 我也觉得NHS做得很好 , 是在尽量降低一切传播可能 , 值得放心 。
然而反转很快到来 。 3月18日上午 , 我收到了室友发来的信息说 , 医院刚告知他们 , 近期确诊病人增多 , 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很可能已经暴露在病毒下;她本人目前并无症状 , 但觉得要告知我这个情况 。 我没有犹豫 , 联系了伦敦郊外的朋友 , 立刻决定去借住 。 3月29日周日一早 , 室友又发来信息说她周五开始腹泻 , 目前除了不咳嗽 , 以及自我感觉不发烧 , 其他症状都有 , 包括味觉和嗅觉全部丧失 。 我吃惊 , 心疼 , 担心 , 但又觉得这在意料之中 。 疫情爆发以来 , 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短缺 , 导致50万NHS员工 , 有近四分之一因有疑似症状而在家隔离 , 又因试剂短缺 , 无法确认是否真的感染 , 只能继续宅家 , 造成医护人员短缺 , 恶性循环 。 目前全英的新冠病毒检测数量仍然在每天一万人左右(德国每天为5万人) , 政府早已官宣 , 并不是所有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 , 都可以得到检测 , 而目前确诊人数肯定远低于实际感染人数 。 4月2日 , 卫生大臣汉考克宣布新的目标 , 在4月底前做到每天检测10万人 , 但如何达到这一目标 , 并无详细方案 。 在目前全球抗疫物资奇缺的大背景下 , 如果想靠进口实现这一目标 , 基本无望 。 因此任务非常艰巨 。
「伦敦」伦敦记者手记:英国抗疫进入非常时期 超过50万人成志愿者
本文插图

(天空新闻认为 10 万检测量是“赫拉克勒斯”任务)
这几天的新闻里也一直在追问 , 为什么德国可以每天测那么多 , 死亡率那么低 , 甚至还能帮助救治意大利、法国的危重病人?除了政府前期足够重视早做准备之外 , 归根到底 , 还是优质强大的本土制造力 。 德国各类实验室的检测能力领跑全欧 , 制造巨头博世生产的新款核酸检测仪 , 全程仅耗时2.5小时 。 在呼吸机和 ECMO 制造领域 , 德国也有德尔格(Dr?ger)等全球顶级企业 , 这是该国呼吸机储备丰富的重要先期原因之一 。 而在全球纷纷限制出口的前提下 , 本土制造力的强弱更是性命攸关 。 英国人似乎并不愿意承认其相对于德国的“落后” , 但制造业式微带来的后果 , 在疫情的衬托下更加触目惊心 。 数十年来 , 中北部“老工业基地”日渐没落 , 金融、文创成为英国引以为豪的支柱产业 。 和平年代这些“上层”产业可以顺风顺水 , 日进斗金甚至颇有“一本万利”、“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 但关键时刻 , 扎实的本土制造业才是定海神针 。 再对照国内 , 火神山、雷神山的建造说明了一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