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国没有“垮掉的一代” 只有“永不弯曲的青年脊梁”( 三 )


从苏州赶到武汉的蓝天救援队志愿者许鹏,也曾给孩子留言说:“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汉打怪兽!”在运送物资途中,他不幸丧生于车祸 。
广州的80后医生桑岭,在1月23日武汉“封城”时,辗转去了武汉金银潭医院 。当时的金银潭处于接诊高峰,他将那段经历比喻为“无限循环版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 。
他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评价:“这些年轻人很有出息 。”
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钟小锋记得,一个年轻同事有一天脱掉防护服后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她以为出了什么事,问了才知道,这位同事护理了一个多月的一位患者,有了意识 。
那位年轻护士说:“我觉得我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
来自内蒙古的护士李天骄认为,这段经历让自己更加成熟 。出发去武汉那天,是她24岁生日 。她照顾的患者中,有的正在准备高考 。其中一位告诉她,自己不想选计算机专业了,要改学医 。
许浩远对采访人员说,此前她对自己的职业有过否定,不想再当护士了,主要是因为遇到一些难相处的病人,甚至“白眼狼”式的病人,干的又是脏活累活 。这次去了一线,她的职业认同感提高了很多,发现“护士可以很伟大的,像个英雄一样” 。对病人,她也多了理解 。
她觉得自己变了,会继续做护士,会成为更有耐心的护士 。
上海护士查韵记得,她服务过的方舱医院里,一位老人因为牙不好吃不了盒饭 。她求助其他病人,很短时间里收到了十几种未拆封的奶粉、营养粉、粥和牛奶 。在另一家医院,一位病人出院前,非要将自己没舍得戴的N95口罩送给护士 。
94岁的患者李念娥告诉从浙江赶来支援的“孩子”,自己有3万多元存款,“你们缺钱了管我要啊” 。
查韵说,其实她和同事都是普通人,支援武汉是职责所系,就像农民去春耕、工人去开工,没有什么不同 。
武汉的90后青年杨雪,在公交车停运后开始接送当护士的表妹上下班,此后成了“守护天使”车队志愿者 。有一次,她在等红绿灯,旁边一辆军车摇下车窗,士兵看到她车头的“青年突击队”车标,敬了一个军礼 。那一刻,她感到“震撼” 。
她承认,自己并非一开始就勇敢 。表妹提出希望她接送的请求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害怕,是危险 。
另一位90后志愿者华雨辰说,她跟父母住在一起,起初骗父母自己是在值班,又害怕把病毒带回家里 。很多志愿者都说过此类善意的谎言 。
这位小学音乐教师,当过接送医护人员的司机,也在公路收费站为人测过体温 。她向父母承认后,父亲心疼地表示要替她去做事 。
她回答:“我比您有抵抗力 。”
这些天里,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几位从当年汶川地震灾区来的农民,开车到武汉送物资 。地震那年他们受过武汉人的帮助,这次他们在卡车上打着横幅“汶川感恩,武汉雄起” 。
“我觉得只有亲身经历那一幕,你才能感受到那一种震撼 。”她说,这样的时刻让她觉得不怕了,觉得武汉不会输 。
华雨辰说,由于戴着口罩,志愿者即使以后在街上碰到,也可能认不出彼此 。她和一些人约定,将来摘下口罩,要重新认识,相互拥抱 。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真地可以承担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重任了 。”她说 。
在中国多个学术机构兼职的苏丹学者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非常关注新一代中国人的行为变化 。中国朋友告诉过他,这些人是“小皇帝”——一个始于80后的“帽子” 。
他说,自己在中国坐地铁,会看到年轻人低着头看价值不菲的手机,许多人将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背着名牌包、穿着高级运动鞋 。这让他想起“小皇帝” 。但这一次,当国家面临巨大挑战时,这些“小皇帝”毫不迟疑地投入战斗,放下靓丽的衣服和手袋,从四面八方驰援武汉 。
近期,在为埃及一份报纸写的文章中,这位学者指出,“小皇帝”一代已经成长为坚强的战士 。他们不是什么“小皇帝” 。“或许我们对这一代人知之甚少,才没有真正看到这一代年轻人身上与生俱来的中国精神 。”
他在受访时解释,这些人不是瞬间成长的,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发现” 。他相信,这一代人将为中国和世界的稳定作出贡献 。
我们没有看走眼
1998年,一项国家级研究课题调查显示:多数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看法不乐观,在他们评价学生的话语中,70%是批评性、否定性的 。
2006年,针对当时流行的“80后是垮掉的一代”说法,《中国青年报》开辟栏目,组织过一次“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讨论 。
等到2008年,第一批90后升入大学,一所高校的新生调查发现,他们有强烈的政治热情、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热心公益 。《中国青年报》当时刊发的题为《看到90后 别再皱眉头》的报道说:“这些品质决不是突然间说有就有的,这说明90后大学生本来就是非常优秀的一代 。”
一位高校教师专门研究过《中国青年报》呈现的90后形象——从2008年-2010年报道中取样,与从一家中文搜索引擎同期搜到的总体新闻中取样,比对分析,发现《中国青年报》样本中呈现的90后形象,有15项不同程度地高于总体样本,如自理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学习态度好、社会公益观与社会参与意识较强等 。
研究结论是:《中国青年报》呈现的90后形象更为积极正面,从内容和立场来看,在报道90后时“以爱护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