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功能损害」全力以赴,决不负生命之托(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报道)
“这是我们最想看见的画面!”
4月5日,武汉雷神山医院 。看着集体“休假”的呼吸机、推注泵,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医生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神情 。
随着重症患者减少,4月4日,雷神山医院两个ICU病区合二为一,上海驰援该院的472名医疗队员也于6日离汉返沪 。
从3月开始,武汉平均每天都有百余例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患者,在院重症患者已从最高峰的9000多例下降到4月5日的231例 。
重症救治,是抗疫斗争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是武汉保卫战必须攻下的堡垒!
住院患者的绝对数少了,但救治难度并未降低 。
3月12日起,武汉把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医院集中,向由国家级医院组建的医疗队所承担的病区集中,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强大的专家队伍、更精细的管理方案,向重症救治发起冲锋 。
生命至上,救人第一 。在重症定点救治医院的隔离病房里,持续作战的一线医护人员慎终如始、攻坚克难,不惜一切代价抢救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夺回一个又一个生命!
集中收治——
最强战队、最好设备聚焦重症救治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4月5日上午,38岁的彭先生拖着行李箱从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五病区走出,含泪告别医护人员 。
在与死神搏斗的两个月里,彭先生曾多次病危,成为院内专家多次会诊的疑难案例 。在对症支持治疗、气管插管等多种方式治疗无好转后,2月13日,金银潭医院夏家安医生团队和湖南医疗队一起为彭先生用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同时针对其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
“总共为他输注超5000毫升血浆,相当于2名成人的常规血浆量,最终抢回一命!”夏家安感叹 。
千方百计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是“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的重中之重 。
当前,救治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绝大多数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病情进展快,救治难度极大 。为集中专家、集中资源,全力以赴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武汉将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到10家高水平定点医院,打响了重症治疗的攻坚战!
握指成拳,力发一处 。目前,王辰、张伯礼、黄璐琦、乔杰、陈薇等院士团队坚守在救治一线,全国各地支援的高水平重症救治团队或继续坚守,或接管新的重症病区,同本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 。
如今,全国重症医学科的精干力量汇集武汉,ECMO、人工肝、血浆置换等尖端适用的技术设备也做到了随需随用 。
对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来说,ECMO是目前最有力的武器 。疫情发生后,武汉急缺ECMO,而国内又无生产企业 。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协调,两架飞机接力飞行近万公里,将16台ECMO从德国法兰克福经北京运抵武汉;各地各部门联手,从国内调运近80台ECMO紧急驰援武汉 。
“什么叫生命至上?就是不计成本、不惧困难,只要抢救有需要,再贵的药品、设备也要安排到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院长刘继红说,该院区共救治1462名患者,高峰时期有21台ECMO随时备用 。
3月30日上午,为进一步集中优化医疗资源,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最后132名在院新冠肺炎患者被分批转运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继续治疗 。
只要有一线希望,医护人员就会尽百倍努力!
“成功了!”3月21日20时15分,武汉肺科医院ICU病房里一片欢呼 。ICU主任胡明走出病房,向正焦急等待的患者家属摆了一个“V”字手势 。
此前,这名70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已经休克,抢救成功希望只有5% 。为了这5%的希望,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内蒙古6地的12位多学科专家联手,使用VVAECMO(同时支持心、肺的体外膜肺氧合形式),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也诠释了什么叫“一个都不放弃”!
科学救治——
多学科、中西医结合展现集成优势
“患者出现便血,出血量已达3000多毫升,情况十分危急!”4月2日深夜,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西院ICU,管床医护人员紧急报告 。
推荐阅读
- 删掉最后一句话
- 『周知』青岛市博物馆周日起暂停开放 微信公众号网络预约功能暂时关闭
- #近照#陈学冬减重18斤瘦回小V脸 笑称终于可以卸载瘦脸功能了
- 微信又偷偷改版!这4个新功能要怎么玩?
- 北美观察:美墨边境墙新功能——防止美国疫情“倒灌”墨西哥
- 『专辑』微信新增专辑功能 付费专栏有望实现
- 大爱!21岁大学生病逝 捐器官救5人
- 【大通道】武汉力争4月底全面恢复国际国内大通道功能
- iPhone 刚更新的功能,比 9 更好用!
- @国际社会:美国暂停资助世卫损害国际抗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