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别偷偷去立“微信遗嘱”了,挂念亲人不必等到“弥留之际”
“微信遗嘱”走红 , 说明在“隔离”的时候 , 人们最需要的恰恰是“交流”和“团结” 。 与其说这是在“交代后事” , 不如说这是和自己内心对话 。 说给亲人的挂念 , 没有必要等到自己“弥留之际” , 它本应成为人们的日常 。
【「红星新闻」别偷偷去立“微信遗嘱”了,挂念亲人不必等到“弥留之际”】清明节 , 因为防疫需要 , 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往年的扫墓 , 改为网络祭扫 。 这并未影响人们怀念逝去的亲人 , 相反 , 因为全世界都几乎可见的对生命的威胁 , 这个清明节 , 人们会更多地想到死亡 。
中华遗嘱库在非常时期开通了“微信遗嘱”功能 , 一个多月以来 , 已经有近千人通过微信订立遗嘱 。 这些遗嘱 , 并不是正式的 , 也不具备法律效力 , 因为它不关乎财产分割等重要法律事项 , 但是那些尝试“立遗嘱”的人仍有收获 , “没想到立遗嘱也有疗愈效果” 。
本文插图
媒体报道的一条微信遗嘱是这样的:“儿子 , 没有教训你的意思 , 但请记住 , 生命短暂 , 做重要的事 。 ”这是一个父亲给儿子的话 , 其实并没有说出什么具体的内容 , 毕竟对何为“重要的事” ,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 但是 , 你也不能否认 , 在“立遗嘱”的时候 , 这就是这位父亲真正想说的 。 简短的告诫 , 其实反映了家庭业已存在的“危机” 。 父子之间或许平常缺乏沟通 , 以至于父亲说什么 , 儿子都会认为是“教训” 。 或许 , 那个儿子正在逆反的青春期 。 这则“遗嘱”背后 , 是一个手足无措的父亲 。
在微信遗嘱中 , 不少人说出了不常说的话 , 比如对家人的爱和愧疚 。 与其说这是在“交代后事” , 不如说这是和自己内心对话 。 这些说给亲人的挂念 , 没有必要等到自己“弥留之际” , 它本应成为人们的日常 。
原来 , 人们是如此缺乏和需要沟通 , 这大概是疫情期间人们的重大收获之一 。 现代社会 ,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过快 , 以至于没有时间停下来 。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 , 看起来为沟通提供了无限可能 , 但是一家人坐在沙发上 , 各自拿着手机“和手机沟通” , 而没有意识到身边人的存在——这种场景 , 相信每个人都看到过 。
因此 , 这种“微信遗嘱” , 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困境:在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之间 , 沟通反而存在着困难 , 以至于不得不借助于一个软件来“表达心声” 。 亲人之间 , 已经习惯了一种“远距离” , 疫情带来的“朝朝暮暮” , 反而让矛盾激化 。
面对传染病 , 最有效的办法是“隔离” 。 绝大多数人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居家生活 , 并调整了原来的“社交距离” 。 一个网络段子说 , 现在才知道很多酒局、会议 , 都是不必要的 。 “抗疫”给人们提供一个反思的机会 , 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关系” , 生命中多余的的东西 , 可能会得到舍弃 。
“微信遗嘱”走红 , 说明在“隔离”的时候 , 人们最需要的恰恰是“交流”和“团结” 。 假设自己死亡 , 其实是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逃脱” , 这种极端场景引发的思考 , 可以让人更好地面对生活 。
疫情终会过去 , 但是 , 你“如何度过疫情” , 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疫情时代你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 英国女王最新的讲话强调“自律、含蓄幽默的性格和同情心” , 也是这个道理 。 想明白这一点 , 就没必要偷偷去立“微信遗嘱”了 , 而是向自己“重要的人”敞开心扉 。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张丰
编辑 汪垠涛
推荐阅读
- 「潍坊新闻」潍坊人注意!今夜到明天还有雨......
- 「闪电新闻」济南:信息检索比对 两年前电动车盗窃案告破
- 『上游新闻』大白天小区爬出一条蛇 小伙徒手抓住蛇尾提了起来
- 四川新闻网:“耍酒疯”!醉驾肇事后 他竟还“亮剑”威胁他人
- [新闻晨报TB]天暖蛇出洞!今天还在杭州市区一居民家中出现,发现蛇记得先做这件事
- 『中国新闻网』长庆油田细化页岩油开采技术 撬开效益开发“阀门”
- 【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深夜事故竟牵出酒后驾驶,违法男子被严肃处理
- 「上游新闻」江面惊现“浮尸” 民警拉上岸一摸吓了一跳
- 『上游新闻』网上炸金花拿到把大金花 押上所有钱后对方拿的是豹子……
- #上游新闻#妈妈不让玩手机就要跳堰塘 少年 你要闹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