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王立铭《巡山报告》: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影响疫情防控?
文章图片
文/ 王立铭
截至2020年3月底 , 中国境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 每日新确诊病例都控制在几十人的水平 , 而且绝大多数是境外输入型病例 。 但是全球范围内 , 新冠疫情的发展仍然看不到减缓的势头 , 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00万 。
与此同时 , 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在上个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 引发了一轮关于新冠疫情的新讨论和新恐慌 。 它就是 , 无症状感染者 。
这个概念的出现让不少人感到恐惧 。 我们周围会不会存在很多这样的不被察觉的无症状感染者呢?我们会不会在完全不经意间就被他们传染呢?如果这样的人多了 , 新冠疫情的控制还有没有可能做到?
这期巡山报告 , 我们就一次性把无症状感染者的问题说清楚 。
如何定义无症状感染者?
首先 , 我们先来看看到底什么人才是无症状感染者 。
要是看字面意思的话 , 所谓无症状感染者 , 就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但却没表现出疾病症状的人 。 但是如果仔细深究一下你就会发现 , 所谓的无症状感染其实包含了好几种完全不同的情形 。
具体来说 ,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被新冠病毒感染 , 本身是有标准的 , 世界通行的金标准都是核酸检测 。 简单来说就是 , 医生们对一个人的上呼吸道样本 , 也就是俗称的痰液或者咽拭子样本进行检测 , 如果确认其中存在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 , 就可以肯定这个人被病毒感染了 。
这种检测技术的特异性是很好的 。 如果核酸检测查出来是阳性 , 那么基本上就可以肯定这个人确实被病毒感染了 。 但是 , 我要提醒你的是 , 核酸检测技术存在相当明显的敏感度问题 。 也就是说 , 已经被感染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检测不出来 , 如果检测做得不够标准 , 这个比例甚至会高达50% 。 这一点非常关键 , 咱们等下还会说到 。
但是 , 判断症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个没有症状、但是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 , 那在对他展开深入的追踪之前 , 我们得承认他可能处于三种不同的情形——
第一种 , 发病前无症状 。
一个人确实被病毒感染了 , 但是处在疾病潜伏期内 , 还没有表现出症状 。 这段时间内 , 他的表现就是无症状感染 。 这段时间一般会持续三到五天 , 在极少数情况下 , 我们也看到过长达数周的潜伏期 。
第二种 , 全程无症状 。
一个人确实被病毒感染 , 但是从被感染到病毒被从体内清除 , 整个过程中他都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 。 又或者疾病的症状非常轻微 , 可能就有点小咳嗽、身体乏力等 , 休息几天就好了 , 以至于连这个人自己都没有察觉 , 或者没有特别当回事 。
第三种 , 发病后无症状 。
一个人确实被病毒感染 , 也出现了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 , 但是在自己调养休息或者医院治疗后 , 症状消失了 。 但是在那之后 , 虽然疾病症状没有了 , 但核酸检测仍然是阳性 , 或者变成阴性之后又重新变成了阳性 。
这三种人 , 在被新冠病毒感染的过程里 , 都有一段时间可以被定义为无症状感染者——第一种人是在疾病发病之前 , 第二种人是在疾病发病过程中 , 第三种人则是在疾病好转之后 。
实际上 , 第二种人当中也有完全没有症状和有非常轻微症状的区别 。 但是在真实世界当中 , 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把握因人而异 , 也会受到情绪和思想状态的影响 , 很难非黑即白的区分开来 。
请注意 , 这种分类不是在故弄玄虚 。 等一下你就会看到 , 不同的无症状感染类型会决定不同的管控措施 。
无症状感染者有多少?
无症状感染者一共有多大比例呢?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 即便在此时此刻 , 症状轻微或者干脆没有症状的患者 , 都是很难被发现的 。
即便在核酸检测非常密集的中国和韩国 , 也只会对出现症状的人 , 以及和新冠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做核酸检测 。 按当前卫健委发布的数据 , 中国目前有1500多名无症状感染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 他们几乎都是通过筛查新冠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被发现的 。 而欧美各国目前对抗新冠的措施是 , 如果一个人没有出现新冠症状 , 是不会被要求做核酸检测的 。 也就是说 , 它们的诊断路径根本就不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
这就带来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 因为这样一来 , 我们就没有一个系统的办法能够全面筛查人群当中那些完全无症状的感染者 , 他们就有可能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 持续传播新冠病毒 。
你可能会说 , 能不能干脆给所有人做一轮核酸检测呢?
答案是 , 真不行 。
一方面 , 社会成本会大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 在国内疾病的高峰时期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能力大约在每天几十万份的水平 。 即便这个数字再扩大十倍 , 也需要几年才能彻底筛查全中国的人口 。 而且这个过程中 , 会不会因为人群聚集而导致疾病传播 , 本身也是个很大的隐患 。
另一方面 , 刚刚提到的核酸检测的敏感度问题 , 也会成为致命的限制因素 。 作为一种敏感度不算特别高 ,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低到50%的检测方法 , 就算是做了全部人口的筛查 , 也会漏掉相当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 。 这样的筛查 , 价值就非常有限了 。
推荐阅读
- 困境儿童@民政部:15省份救助保护393名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儿童
- 『常态化』【地评线】飞天网评:“防控常态化”要落小落细落实
- 『一季度』一季度GDP数据来了 疫情未伤经济“筋骨”
- #疫情防控#【地评线】天府网评:让民生服务在网上“通”联
- 「确诊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及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 『黑龙江』黑龙江对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 『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全国海关累计投入一线卫检人员超27万人
- #北京#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 北京疫情减租政策延长2个月
- 发布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防止聚集性疫情反弹 继续常态化科学防控
- [疫情]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下降6.8% 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