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从“静悄悄”到“大暴发”,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四 )


第五 , 中国全民抗疫期间 , 总体而言 , 不论中国自身还是欧美及国际社会 , 对中国凭借举国体制抗击疫情取得成功 , 是有相当信心的 。 回过头看 , 本着非典疫情的“旧经验” , 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成功=世界大部地区免于疫情威胁”的前景有过于乐观的预期 。
与此同时 , 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传染病的苦头 , 很多西方民众潜意识中认为重大传染病疫情只会在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生 。 在美国 , 很多人把中国的疫情传播更多归因于中国国情和制度设计的特殊性 , 以为如果疫情发生在自己国家 , 便不致于演变到像武汉那样严重的地步 , 忽略了中国走到封城抗疫的地步 , 各种因素与考量中 , 新冠肺炎疫情之“新”和传染病规律本身带来的迫不得已 , 也占了重要份量 。 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易与流感混淆却最终无法等同流感处理;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难以识别与隔离 , 达到一定规模即呈指数级增长 , 如此等等 , 现在看来 , 这些特点不讲政治、无视国界 。
简言之 , 尽管一国有一国的国情 , 一国有一国的失误 , 但在疫情早期 , 都存在似曾相识、不同程度和层面的侥幸心理、轻忽心态、官僚拖沓、人为延误;都发生了检测标准过严和检测数量过小 , 未能及早探明疫情规模的情况 。 其结果 , 都不得不面对大型城市疫情指数级增长、医疗资源紧张和尽收尽治的难题 。
4 观念
就美国而言 , 回过头看 , 在中国全民抗疫期间 , 特朗普政府似乎更多考虑的是利用疫情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和全球供应链与中国脱钩;而美国媒体报道也往往侧重对中国抗疫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解读 , 轻忽了新冠病毒本身所带来的巨大公共卫生挑战 。
这其中 , 不能不说也存在大国竞争的零和思维、意识形态因素、以及美国自身的优越感作怪 。
按照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排名 , 美国是世界上应对流行疾病“准备最充分”的国家 。 从国力、技和医学水平、医疗资源等各项指数来说 , 并非虚语 。 但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正在掀开所有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盖子 。 回过头看 , 美国疾控中心1月初就开始发布预警 , 但最终落实情况却不如人意 。
库叔曾经复盘白宫和美国疾控中心早期的疫情采访人员吹风会 。 2月25日 , 在回答一名采访人员关于美国政府应对疫情准备是否充分的提问时 , 发出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社区传播警告的美国疾控中心梅索尼埃博士说:
“话说回来 , 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对任何不可避免的情况 。 我们总是会发现疾病令我们惊讶 , 有些考虑与我们原本的计划略有不同……我仍然希望 , 当我们最终回首往事时 , 会觉得我们准备得太充分了 , 但这总比准备不足要好……我们作为一个国家、一所学校、一个企业和一个家庭所做的任何准备工作 , 无论下一场意外是什么 , 都将始终是有益的 。 所以我认为 , 总体而言 , 准备工作不会白费 。 ”
应对传染病疫情 , 是与时间赛跑 。 但愿下一次疫情发生前 , 世界各国都能够自信地说 , 我们准备得太充分了 。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传染病#从“静悄悄”到“大暴发”,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来源:瞭望智库 徐剑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