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疫情倒逼下,这一行业不仅“危中有机”,还可能迎来“逆势上扬”( 二 )


第二 , 以智慧城市建设强化疫情防控 , 提升防疫工作效率 。此次疫情中 , 智慧城市大脑系统平台通过对区域数据资源的集聚与分析 , 能够实时监测进入本地区的外地车辆 , 特别是重点区域牌照车辆的动态数据 , 并将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提供给疫情防控指挥部 。通过对入区外地车辆的监测和大数据分析 , 为判断防疫形势提供决策支撑 , 有效提高应急指挥决策效率 。可以预见 , 疫情过后我国很多城市将会加大智慧城市建设投入 , 促进城市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和云服务中心的升级 , 打通不同医院、区域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 , 加强疫情预警、应急管理等智慧城市系统建设 。这也将为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
第三 , 以智能物流应对防疫期间的紧迫需求 , 保障社会民生 。疫情期间 , 智能化物流系统能够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例如 , 达达集团调配春节期间运力 , 全力保障防疫期间市民生活物资的配送 , 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模式 , 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同时通过引入一些智能化解决方案 , 如无轨AGV、智能分拣线、智能立体仓等 , 实现物流拣配的“熄灯作业” , 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 。京东到家启动大数据价格监测机制 , 与平台上的商家携手 , 全力保障各类防疫相关物资的供给 , 平抑物价 。同时 , 疫情催生的无人配送需求 , 也为服务机器人行业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 。
第四 , 以智能教育满足在线学习需求 , 推进教育方式创新 。疫情期间 , 智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家线上学习 , 避免校园学生聚集带来的传染风险 。随着中小学复课时间推迟 , 远程教育、视频课堂得到大面积推广 , 线上教育的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 。教育部推出22个线上课程平台 , 免费开放2.4万门优质课程;传统的线下教育机构 , 如新东方、好未来等纷纷推出在线课程;从2月17日开始 , 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四频道通过卫星平台直播的相关课程 , 将覆盖偏远贫困农村地区 , 特别是网络信号比较弱、有线电视没有通达的地区;科大讯飞旗下的智学网免费提供公有云教育平台给湖北中小学使用 , “流利说”等智能教育企业也向社会提供免费在线学习资源 。
第五 , 以智能制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 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制造企业大多还是以单一中心场地为主 , 企业采用远程办公、多地协同的作业方式动力不足 。疫情之下 , 智能制造使用互联网进行多地区协同管控的优势再次被放大 , 可有效应对疫情期间人力短缺问题 。为满足疫情期间的生产工作需求 ,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速向智能化转型 , 加大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的投入 , 通过智能制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智能物流、无人机配送、无人机巡检等高科技行业有望强势崛起 , VR/AR等场景体验类项目将再次受到关注 。
加快推进“智能+”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调整相关的财政货币政策 , 加快推进智能经济发展 , 强化民生领域的逆周期调节 。建议政府引导成立疫情救助专项基金 , 对一些陷入经营困境而又有发展潜力的“智能+”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申请贷款提高信用担保 , 并适当调整银行贷款利率;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业务创新 , 提高理赔效率 , 帮助特定困难企业和行业渡过难关;调整定额纳税人与个体工商户的纳税定额 , 允许企业延期交纳税款 , 对疫情防控的重点保障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 。
【#上观#疫情倒逼下,这一行业不仅“危中有机”,还可能迎来“逆势上扬”】二是加快5G引领的“双千兆宽带城市”建设 , 打造5G应用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努力打造5G千兆、宽带千兆“双千兆宽带城市” , 加强前瞻布局 , 扩大有效投资 , 全力促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充分挖掘新冠肺炎诊疗及疫情防控的5G应用场景 , 攻关并批量生产一批辅助诊断、快速测试、精准测温与目标识别等智能化设备与产品 , 助力疫病智能诊治 , 提高管控工作效率 。进一步发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疫情预防、监测和防控中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