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客户端」数字科技“防疫”升级 金融业迎来“零接触”


数字科技“防疫”升级 金融业迎来“零接触”
本报采访人员 周 琳

「中国新闻网客户端」数字科技“防疫”升级 金融业迎来“零接触”
本文插图

中信银行定期给现金消毒 。本报采访人员 周 琳摄
“您好 , 为了防疫安全 , 请选择免接触支付方式 , 扫描‘二维码’支付” 。 在山东滨州市的一家麦便利超市内 , 随着工作人员的提示 , 收银台前戴着口罩前来采购的市民们扫码付款 , 秩序井然 。
为方便市民无接触式购物支付 , 恒丰银行滨州分行与连锁商超携手 , 协助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多家超市安装“恒星付”系统 , 保障疫情期间支付安全 。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看来 , 突发的疫情给倚重线下服务的金融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 但这既加速了传统金融向数字化经营转型 , 又为新型数字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提供了契机 。
疫情防控催生“零接触”需求
上网多了 , 出门少了;“云办公”多了 , 扎堆跳广场舞少了……疫情催生了“零接触”生产、生活方式 , 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借助更多创新“空中”金融服务 。
光大证券分析师谢超表示 , 无接触经济、无接触金融服务有助于缓解疫情对于消费的冲击 。 一方面 , 在新经济格局下 , 以机器取代人为重要标志的无接触经济 , 有望逐步提高经济上的合理性 。 另一方面 , 传统经济面临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 , 对于无接触经济而言 , 构成了某种发展机遇 。
中国银保监会此前曾发文表示: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运用技术手段 , 在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 , 加强线上业务服务 , 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
在谢超看来 , 金融业“零接触”发展的含义有几方面: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支付、对公、信用卡面签等服务要通过远程化、“零接触”办公;二是银行整体系统加速IT改造升级 , 解决效率及风控问题;三是对金融消费者而言 , 必须加快适应网络支付、AI智能风控等技术带来的新变化 。
传统IT系统插上新技术“翅膀”
新需求和“无接触”带来的变化 , 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借助新型数字技术加速谋求转型升级 。
早在2017年 , 华夏银行就启动实施了金融科技战略 。 他们从客户视角逆向评估业务全流程 , 重塑系统、业务架构 , 加强智能化基础平台建设、丰富企业手机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等线上化产品服务方案 , 搭建场景化内连外接综合服务平台 , 加快数据治理与分析应用 。
升级不仅体现在硬件上 。 疫情来袭 , 银行的业务咨询量也不断激增 。 如何确保坐席接通率?交通银行金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 交行通过科技赋能 , 上线了95559客服居家坐席 , 满足客户需求 。 目前 , 交行所有线上客户咨询均由智能机器人应答 , 满意度达98.68% 。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文提出 , 疫情防控期间 , 银行可在有效防控风险、准确识别客户身份和开户意愿的前提下 , 探索综合运用远程视频、人脸识别、电子证照等安全有效方式 , 通过电子渠道为单位办理开户、变更等账户业务 。
目前 , 多数商业银行都在加速升级IT系统 , 创新个人或对公用户远程服务 , 增强零接触支付、智能客服应用;利用高新技术缩短审批流程 ,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慢问题 。
“未来 , 客户‘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求或将成为常态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 , 监管部门的相关举措显然是结合疫情特殊性为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而做出的有效应对 , 而从发展线上公司金融服务的角度 , 疫情结束后也可适当予以延续 。
新型数字科技是转型“钥匙”
“业务思路与技术思路如能形成统一 , 产品创新效率可实现翻番提升 。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副总裁、金融科技事业部负责人谢锦生认为 ,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面临IT架构、产品和运营、场景对接等多方面挑战 , 数字科技有望给金融机构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业务”一站式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