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坊』底气来自于一种先进利器,李陵5000步兵对抗匈奴8万骑兵相持10天
在长达近百年的汉匈战争中 , 有一场战役非常特殊 。 汉将李陵带领5000步兵对抗匈奴单于的80000骑兵 , 坚持了10天 , 杀敌无数 。 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 , 但这场战役创造了后世无法超越的神话 , 可以说虽败犹荣 。 没错 , 就是浚稽山之战 。
文章图片
天汉二年秋天 , 李陵率5000步兵从居延出发 , 目的是牵制匈奴 , 让主战场的李广利可以顺利作战 。 李陵一行向北走了一千余里 , 来到浚稽山 ,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匈奴主力 , 他们被匈奴单于的3万精锐骑兵包围 。
在单于看来 , 这是一场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结局的战争 。 但很快 , 他发现自己错了 。 一轮又一轮箭雨挡住了匈奴骑兵进攻的道路 , 一排排匈奴骑兵倒在箭雨下 。 匈奴的首次进攻就损失了上千人 。
让匈奴骑兵受挫的是一种先进的利器:弩 。 这是汉代乃至后来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的克敌法宝之一 。
文章图片
《吴越春秋》记载 , “琴氏乃横弓着臂 , 施机设枢 , 加之以力 , 然后诸侯可服 。 ”按此记载 , 弩是由战国时期的琴氏发明的 。 但《孙子兵法作战篇》记载 , “公家之费 , 破车罢马 。 甲胄矢弩 , 戟櫍蔽橹 , 丘牛大车 , 十去其六 。 ”从这里可以看出 , 在春秋时期 , 弩已经和甲盾等一起成为重要的作战物资 。 由此推测 , 弩的出现早于春秋时期 。
【『读史坊』底气来自于一种先进利器,李陵5000步兵对抗匈奴8万骑兵相持10天】战国时期 , 由于战场上多战车作战 , 弩的应用并不高 。 到了汉代 , 随着作战对象的变化 , 弩的地位凸显出来 。 汉匈作战初期 , 匈奴骑兵以绝对优势压制汉军步兵 。 为了遏制骑兵 , 弩的作用被特殊重视 , 汉军组成以弩手为主的步兵兵团 , 加上汉弩在结构上的改进 , 使得弩迎来了辉煌的时代 。
文章图片
从结构上来说 , 弩由弓、弩臂、弩机三部分组成 。 其中弩机是弩问世1000年始终保持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 是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之一 。 汉代的弩机在外面增加了一个叫“郭”的青铜机匣 , 使弩的结构更加牢固 , 拆装更方便 , 同时加强了弩的受力情况 , 使张力更大 , 箭射得更远 , 更具有杀伤力 。 晁错在《言兵事疏》中说 , “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可见 , 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弩在作战中的优势 。
弩还有一个特殊的部件 , 让它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 这个部件叫望山 , 是一种原始的简易瞄准器 。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器用》中记载 , “原其(指望山)意 , 以目注镞端 , 以望山之度拟之 , 准其高下 , 正用算家勾股法也 。 ”西汉弩机的望山上还有刻度 , 射击时 , 就是利用勾股定理的方法 , 根据望山上的刻度和目测距离 , 调整弩的发射角度 , 利用望山与箭簇和目标的三点一线原理 , 提高射击的命中率 。
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点是容易上手 , 不需要太多技术 。 一般来说 , 培养一个优秀弓箭手需要三年时间 , 而培养一个弩手 , 只需两三天时间即可 。 弩在作战中的优点让西汉的步兵有了对抗匈奴骑兵的可能 。
在浚稽山之战中 , 李陵的步兵就是用强弩死死压制着匈奴骑兵 。 单于恼羞成怒 , 先后调集八万人马对付李陵 。 一个5000人的步兵兵团 , 对阵80000匈奴骑兵主力 , 李陵的压力可想而知 。 因为弩虽然有很多优点 , 但它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射击速度慢 。
文章图片
相关人员做过一个测试 , 弩手完成一次射击平均需要45秒 。 为了更好地应对快速冲击的匈奴骑兵 , 作战中一般采用轮射法 。 弩手分为三组 , 第一组发弩 , 瞄准射击;第二组进弩 , 处于待发状态;第三组上弩 , 张弦准备 。 战争状态下的弩手三组联合 , 当第一组射击完毕后 , 向后退为第三组 , 如此循环 , 保持射击不断 。
推荐阅读
- 读史十二年我从来不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勇哥读史为何古龙笔下的这些男人都是渣男?,楚留香、陆小凤
- 刚日读史换算作现在是多少人民币?,古人买一个仆人需要多少钱
- 陶子读史如何快速巩固权力?,唐玄宗夺取皇位后
- 读史十二年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传奇状元:唯一驸马状元是谁
- 小林读史活脱脱的狼性法则,清朝对皇子的要求多严格?学得多吃得少住的差
- 大白读史但没有其他选择,曹操:谁愿意传位给曹丕?我一直不喜欢他
- 三只眼读史3问3答间尽显其驭人智慧,其中一句流传至今,刘邦与韩信闲聊
- 闲来读史秦始皇修建长城之举,于汉民族的命运而言,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