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读史】继秦始皇、汉武帝统一货币后,李渊不得已铸造开元通宝


经过十八路反王与六十四路烟尘的混战后 , 唐国公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 年号武德 , 并在接下来的七年里统一了全国 。 唐朝建立后 , 在很多地方借鉴了许多隋朝的制度 , 史称唐承隋制 , 如三省六部、郡县制、科举制 。 但隋王朝同样存在着许多的弊病 , 因此唐王朝在统一全国后立即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 , 其中从经济改革角度看 , 最重要的就是发行新币开元通宝钱 。
自汉武帝铸造五铢钱以后 , 历朝几乎都在使用五铢钱 , 但由于各朝对于货币的管控有所不同 , 到隋朝时 , 五铢钱的币制已十为混乱 。 因而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除了隋五铢钱 , 开铸新钱 , 将其命名为“开元通宝钱” 。 自此开始了使用通宝字样铸钱的先河 , 使五铢类重量字样钱币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
【【大白读史】继秦始皇、汉武帝统一货币后,李渊不得已铸造开元通宝】
【大白读史】继秦始皇、汉武帝统一货币后,李渊不得已铸造开元通宝
本文插图

开元通宝
通宝钱体系取代五铢钱体系所带来的影响即是钱币不再以其自身所存在的价值为标准进行衡量 , 而是以朝廷所认定的法定价值为准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北宋的交子及南宋的会子等奠定了基础 。 但后来纸币由于朝廷监管不力而屡次导致通货膨胀 , 因而实际上唐以后流通的货币仍为铜钱 , 即所谓的通宝钱 , 所不同的是其前面的年号 , 如南唐的“大唐通宝”、北宋的“太平通宝”等 。 直至明末清初时发生了白银革命 ,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 铜钱才开始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
一、唐朝开元通宝钱的来源及类型
从原始社会的以物易物 , 到其后的扇贝金银 , 我国的货币经历了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 其中铜钱的发明可谓是货币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 , 力行大一统政策 , 不仅从政治上统一各国 , 实行郡县制 , 且在货币上进行了改革 , 废除刀、布、贝等钱币 , 以半两作为货币 , 即所谓的圆形方孔钱 , 开创了重量文字钱币的先河 。 其后重量文字钱币始终在民间流通着 , 尽管各朝的名目有所不同 。 但实际上 , 仍旧沿用着重量钱币的样式 。

【大白读史】继秦始皇、汉武帝统一货币后,李渊不得已铸造开元通宝
本文插图

秦始皇
唐王朝继承隋制 , 因而起初亦沿用隋五铢钱 , 但五铢钱在汉武帝铸造后业已流通了700余年之久 , 其间伴随着各国王朝的兴衰承替 , 大小轻重早已无统一标准 。 由于劣币驱逐良币 , 五铢钱的重量显然大幅降低 , 由此导致货币大幅贬值 , 百姓生活异常贫苦 。 因此唐高祖李渊在稳定全国局势后毅然于武德四年七月 , 下诏废除五铢钱 , 以给事中欧阳询为监制 , 改铸新钱 , 即所谓的开元通宝 。
开元通宝钱的类型共分为十二个版别 , 分别为大字、大字狭元、遒劲、容弱、短头元、直元、尨字、低头通、平头通、小字、小通、小通小宝 。 区别在于“开元通宝”四字的书写方式不同 , 其中大字为开元通宝的代表字体 , 整体钱文肥大 , 开字横而阔 , 元字相对比其他三字稍小 , 通字足部长而锐 , 宝字肥大而与内廓相接 。

【大白读史】继秦始皇、汉武帝统一货币后,李渊不得已铸造开元通宝
本文插图

大字版开元通宝钱
二、唐朝开元通宝钱对后世的影响
唐高祖李渊的开元通宝钱实际上开了通宝钱之先河 , 取代了此前各朝一直沿袭的重量钱 , 大大地推动了中国货币史的发展 。 开元通宝钱直径八分 , 每文铜钱重二铢四絫 , 每枚铜币称为一钱 , 从此我国古代的衡法由原来的一两等于24铢演变为一两等于十钱 。 从秦半两到隋五铢 , 货币的度量都是一两等于24株为标准 , 实际上实行的是二十四进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