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国民小吃”自救记:武汉商家1小时卖出数百碗热干面
"我代表27万沙县父老乡亲恳请 , 向广大暂时面临困难的沙县小吃业主伸出援助之手……"近日 ,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以个人名义 , 向美团网管理层发了一份求助信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 令中国餐饮业陷入前所未有的行业"寒冬" 。 因为店多面广被称作"国民小吃"的沙县小吃 , 也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歇业 , 数万名从业人员滞留在家 , 复工复产困难 。 如今 , 沙县正积极开展自救 , 为小吃业主提供费用减免、金融扶持等 , 想方设法"危"中寻"机" 。
文章图片
"再不复工 , 坐吃山空"
3月的南方春意正浓 , 走进沙县的大小村落 , 三三两两聚集的村民随处可见 , 大批回乡过年的小吃从业人员因疫情滞留在家 。 在往年 , 农历十五过后 , 几乎所有的小吃业主都已外出打拼了 。
据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统计 , 全国沙县小吃店约8.8万家 , 其中3.2万家是沙县籍业主 , 从业人员6万余人 , 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3%和农村劳动力的60% , 并带动了周边数万群众创业就业 。
春节前后 , 4万多小吃业主返回家乡沙县 , 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输入 , 但如今又面临复产复工难题 。 到了2月底才有沙县小吃业主零星外出 , 截至3月15日 , 沙县小吃门店复工率仅为25% 。
"很多城市还不能堂食 , 只能做外卖 , 即使复工 , 营业额也只有原来的一半 。 "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说 , "每家店每天2500元的流水 , 一个月就是75000元 , 3万多家门店 , 至少减少了20多亿元营收 。 "
夏茂镇是沙县小吃从业人员最为集中的乡镇 。 53岁的夏茂镇居民林英增一家四口先后在张家口和无锡做小吃 , 两年前转战武汉江夏区 , 投资30万元开了一家小吃店 , 一年纯收入在20万元左右 。 疫情暴发以来 , 一家人每天都会讨论疫情 , 最后往往陷入沉默 。
"不光没有收入 , 每个月还有各种成本 , 光店租就1.1万元 , 还欠银行10万元的贷款 。 "林英增说 , "目前一两个月的损失还能承受 , 但越拖到后面压力越大 。 "
夏茂镇西街村村民彭雪侦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 多年来一直外出在同乡的沙县小吃店打工供子女上学 , 2016年脱贫 。 去年10月 , 与亲戚朋友借了6万元 , 和同乡合伙在合肥开了一家沙县小吃 , 迟迟无法开业 , 令她十分焦虑 。
但小吃店复工并非易事 。 张鑫说 , 在一些地区 , 回城的从业者要先居家隔离14天 , 有的城市还未放开堂食 。 此外 , 小吃业主复工还面临口罩、防护服、消杀用品等防护物资紧缺等问题 。
文章图片
"最大的困难还是市场没有恢复信心 , 店里没有生意 , "张鑫说 , "但目前有条件的还是先抓紧复工 , 再不复工 , 坐吃山空 。 "
两封求助信
面对疫情带来复工复产困难 , 沙县迅速开展生产自救 。 2月11日 , 当地政府以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党工委、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的名义发出红头倡议书 , 号召全国沙县小吃店的房东减免一定数额的租金 。
"疫情刚爆发的那几天 , 我们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 第一个动作就是发出倡议书 , 请求房东减免租金 , 而且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 , 向外界展示我们的重视程度 。 "沙县县委书记杨兴忠说 。
夏茂镇的廖其群在湖南长沙经营着两家小吃店 , 每间店面租金7000元 。 大年初七 , 一位房东通过微信给他转账5000元 , 备注为"减免租金" 。 几天后 , 另一位房东告诉他 , 看到了政府减免租金的倡议书 , 下一年的店租可少交5000元 。
据沙县小吃办初步统计 , 截至3月13日 , 各地房东减免沙县小吃业主的房租已达10.3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