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说地名』辞官回乡,成就大名,家乡因此得名“调元镇”,蜀中才子李调元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城北有个调元镇 。 其实调元镇在2006年4月之前还叫文星镇 , 镇内许多商家店铺都以调元命名 , 调元食府、调元酒家、调元山庄、调元大曲、调元大枣……
『中华人说地名』辞官回乡,成就大名,家乡因此得名“调元镇”,蜀中才子李调元
文章图片
调元镇
调元是什么?为何文星镇会改为调元镇呢?
其实调元是一个人 , 他是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诗人 。
李调元生于罗江区龙山北南村坝 , 一个钟灵毓秀 , 景色宜人的小山村 。 李调元的家族世代书香 , 耕读传家 。 清朝的时候 , 李氏家族中 , 李调元和父亲李华楠以及两个堂弟李鼎元、李骥元先后考中进士 , 人称“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 。 一时间这个不知名的小村镇天下闻名 。
四进士中 , 尤以李调元的名声最大 , 也最有影响力 。 李调元少年时便聪慧过人 , 有“神童”之誉 。 他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 , 四书五经几乎过目不忘 , 更为难得的是 , 他并非死读书 , 而是懂得融会贯通 , 常言人所未言 。 时至今日 , 调元镇仍流传着许多李调元对对子的故事 。
那一年 , 天气酷热难当 , 李调元和几个堂兄弟逃学去河里玩耍 , 不想被先生抓到了 。 平日里李调元便调皮捣蛋 , 不听管束 , 先生想借这个由头 , 治治他 。 只见他一脸的怒气 , 厉声呵斥李调元 。 李调元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先生请息怒 , 学生有错则改 。 ”先生看他如此 , 便想出个点子 , 让小调元对对子 , 要是对得工整才饶恕他 , 否则加重处罚 。
先生看着桑树上挂着的衣服 , 吟诵一联:“古桑树成衣架” 。
李调元“噗通”又跳入河中 , 钻出脑袋来 , 抹去脸上的水珠 , 笑嘻嘻地说:“泞江做澡盆” 。 先生听了感慨 , 果然是可造之材 , 便饶恕了李调元 。
『中华人说地名』辞官回乡,成就大名,家乡因此得名“调元镇”,蜀中才子李调元
文章图片
蜀中才子李调元
虽说调皮 , 但李调元读书是真用功 , 而且诸子百家、诗词歌赋 , 无不涉猎 , 早就是名动乡里的才子了 。 1763年 , 那一年李调元29岁 , 金榜题名 , 一举考中进士 , 被钦点入翰林院 。
李调元进入官场 , 仍不改为人正直 , 嫉恶如仇的秉性 , 他不屑于与官场那些蝇营狗苟的人同流合污 , 而且自负才高 , 为人所嫉视 。 那一年他任两江主考 , 当地有个官员想刁难李调元 , 在宴席上指着室内的一个盆景说:“李大人来自四川 , 此棕树亦来自于四川 , 我有一联 , 请李大人赐教 。 ”接着 , 他便吟出一联:“四川老棕 , 枝多叶少根底浅 。 ”吟罢 , 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
【『中华人说地名』辞官回乡,成就大名,家乡因此得名“调元镇”,蜀中才子李调元】李调元指着桌上的一盘竹笋说:“南江竹笋 , 嘴尖毛长腹中空!”那些哄笑的人无不羞愧难当 , 连说:“玩笑玩笑!”
正是因为这种嫉恶如仇的性格 , 李调元早早便退出了官场 , 回到了罗江老家 , 潜心著书立说 。 这也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 。 他在历史、地理、音韵、金石、书画等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成就 , 成为名动一时的风云人物 。
『中华人说地名』辞官回乡,成就大名,家乡因此得名“调元镇”,蜀中才子李调元
文章图片
李调元塑像
罗江人民以李调元为荣 , 特别是家乡人民 , 更是将“调元”这两个字 , 作为金字招牌 。 有鉴于此 , 2006年4月 , 当地政府报请四川省政府 , 将文星镇改名为“调元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