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刚入院时,她蜷卧在床,没有力气说话,血氧饱和度很低…“千万别减我的中药!是它救了我的命!”( 二 )


从开科至2019年年底 , 中医经典病房已收治各种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9504人 , 单纯中医治疗率达到86.5% 。 2017年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全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工程” , 投入100亿在全国100家重点中医院推动中医特色和优势发挥 , 其中要求各地建立类似的中医经典病房 , 从而让更多百姓受益 。
为什么这次治疗新冠肺炎 , 中医同样能快速起效?关键在于中医能更精准地从邪气和正气两方面来把握病机 , 所谓“正气存内 , 邪不可干” 。 中医首先把病毒当成邪气的一种 , 通过分析其属性 , 如新冠病毒有寒和湿的属性 , 属于中医“寒湿疫”范畴 , 该疫病又有传播快、危害广的特征;同时 , 中医更重视“人”这个内因 , 关注邪气侵袭人体后 , 人体和它产生的交互反应 。 如有些体质偏寒的人 , 病毒侵犯后就会容易出现胃痛、腹泻、胃口差、舌苔白腻等症状;有些体质偏热的人 , 则容易出现“热化” , 表现为口干口苦、舌苔黄腻、大便不通畅等 。 辨明病机后再根据病人的症状表现及舌象脉象 , 就可以对病位、病性做出精准判断 , 然后选用相应的经方治疗 。 这种治疗不是去刻意杀死病毒 , 而是通过调节机体的正气 , 打开排邪的通道 , 把病毒从人体排出去 。
和西医的注重杀灭病毒相比较 , 中医更重视调动人体的正气 , 对邪气注重“疏”而不是“堵” , 所以只要用药准确 , 起效怎么会慢呢?
“ 中西医结合 , 不是把中医摆在辅助或者从属的位置上”
中西医结合是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显著特点 , 也是国家能够快速控制疫情的关键因素之一 。
我坚持认为 , 中西医结合 , 不是把中医摆在辅助西医或者从属的位置上 。 中医不是可有可无 , 很多时候它是完全可以和西医等效的 。
事实上 , 因为社会上长期存在“中医是慢郎中”的误解 , 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中的运用往往被滞后推荐 。 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10年来近万例病人的治疗实践证明 , 中医疗效既不慢 , 还对很多疾病或者一些疾病的某些环节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 以治疗肺炎为例 , 近10年来 , 我们通过单纯中医药治疗成功700多例 , 单纯中医治疗的比例高达86.5% 。 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病房 , 退烧不用退烧药 , 止痛用针灸 , 过敏不用抗过敏药和激素 , 治疗急性心衰用纯中药等 , 都成为了治疗常规 。
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队进驻武汉市雷神山医院后 , 就对很多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了单纯中医疗法 。
“我一转进雷神山医院 , 医生就把我原来服用的西药全停掉了 。 刚开始我还真有点担心!”64岁的患者吴阿姨说 。 她从发病到转院已经快20天 , 发烧退了 , 但咳嗽仍比较明显 , 而且精神不太好 , 胃口也不好 。
医疗队队员、广东省中医院医生陶兰亭判断病人不属于重症病人 , 而且之前服用的西药对咳嗽效果并不好 , 于是决定对吴阿姨进行单纯的中医治疗 。
通过辨证论治 , 陶兰亭使用了以扶助正气为主的汤药 , 吴阿姨很快感到精神好转 , 咳嗽明显减轻 , 肺部CT显示病灶明显吸收 , 仅治疗10天就符合出院标准出院了 。
“ ‘中医组合拳’加西医多管齐下 , 达到最佳诊疗方案”
很多人都认同中医 “简便验廉” , 特别是在“廉”(花费)方面 。 虽然在抗疫之初 , 我们一心想着救病人 , 疗效为先 , 但在实际救治工作中 , 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医这方面的独特优势 。
比如 , 我们主要使用的“2号方”(四逆汤的加味方)每服16.3元 , “3号方”(大柴胡汤的加味方)最贵 , 每服33.75元;最便宜的是桂枝汤 , 一服才9.6元 。 病人一般一天服用一服中药 , 有时会服用一服半到两服 , 花费最多不超过70元 。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 , 关键还是疗效 。 而中医疗效是否突出 , 关键在于对病机的准确判断 , 然后选择最佳处方 , 就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