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AI芯片四年,寒武纪“抢跑”科创板( 三 )


文章图片
图源:
寒武纪招股书-
合并资产负债表(部分)

此外 , 其应收账款控制合理 。
2017年~2019年 , 寒武纪应收账款款面净值分别为441.09万元、3264.44万元和6460.87万元 , 占当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75%、1.07%和1.38% , 主营业务增长稳健 。
透过招股书可以看到 , 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 , 先后面向端、云、边三大场景分别推出了三种类型的芯片产品:

  • 终端智能处理器IP: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IM系列处理器;
  • 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思元100及加速卡、思元270及加速卡、还有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思元290及加速卡;
  • 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思元220及加速卡 。
这几类产品目前已经辐射到智慧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智慧金融、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智能+”产业 , 技术的产业化平稳落地 。
其中 , 采用其终端智能处理器IP的终端设备已出货过亿台 , 集成于华为、紫光展锐、智芯微等公司的芯片中 。
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已实现量产出货 , 应用到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如浪潮、联想、新华三、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好未来等厂商的产品中 。
此外 , 2019年11月边缘智能芯片思元220及相应等M.2加速卡的推出 , 完善了公司从终端、边缘端到云端完整的智能芯片产品线矩阵 。
死磕AI芯片四年,寒武纪“抢跑”科创板
文章图片

“芯”机会不是被夺走了 , 是已经来了


中国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寻找一条摆脱半导体对外依赖的道路 , AI芯片是重要的机会窗口 。
由于传统芯片架构难以满足AI应用的需求 , IC厂商和越来越多掌握应用场景的公司 , 比如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等开始投入研发或推出AI专用芯片 。
据IDC数据显示 , 2017年 , 整体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0亿美元 , 到2022年 , 整体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52亿美元 。
2015年 ,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 , 2020年中国芯片自给率要达到20% , 2025年要达到50%;2017年7月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要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到2030年达到一万亿 , 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 。
一时间 , AI芯片公司成为当下并购和投资市场的“香饽饽” 。
2017年8月 , 寒武纪科技在成立一年后完成了A轮融资 , 由国投创业领投 , 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联合投资 , 跻身全球AI芯片领域“独角兽”公司 。
作为寒武纪的早期投资方之一 , 联想创投集团合伙人宋春雨此前在接受「猎云网」采访时谈到 , 事实上 , AI芯片领域国际巨头未必在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 , 像英特尔这类传统PC芯片的“老大哥” , 在自己尚未造出AI芯片前 , 也要在全球不断砸钱并购布局AI芯片 。
而在AI专用芯片领域 , 寒武纪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先行者 , 其核心创始团队早在科研阶段 , 就开始进行相关的技术积累 。
虽然有一定先发优势 , 但陈天石前段时间接受媒体时也坦言:“Intel今年52岁 , AMD今年51岁 , NVIDIA今年27岁 。 寒武纪只有4岁 , 和行业前辈比起来还只是个孩子 。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 , 前辈标杆也都是筚路蓝缕走过来的 , 我们有远大的志向 , 但长跑才刚刚开始 。 ”
与华为的合作是寒武纪将技术产业化的第一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