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中原】经济日报报道邯郸这家农业科技公司:“孵化”梦想?

华裕深耕禽蛋业30年——
“孵化”梦想
【云端中原】经济日报报道邯郸这家农业科技公司:“孵化”梦想?
文章图片
【云端中原】经济日报报道邯郸这家农业科技公司:“孵化”梦想?
文章图片
华裕的现代化祖代鸡养殖场 。 (资料图片)
初春时节 , 正是蛋鸡生产的高峰季节 。 在河北邱县南辛店乡黄河套村昊阳青年鸡业合作社的鸡舍旁 , 合作社社长郑云雷掰着手指算起了经济账 。 “2019年 , 合作社一共养了130万只‘青年蛋鸡’ , 全年纯收益达到300万元 , 全体社员人均收益超过10万元 。 仅此一项 , 就带动了全村40多户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 ”
郑云雷说:“华裕公司对我们养殖户的带动作用实在太大了 , 不仅提供鸡苗、饲料 , 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 ”
郑云雷口中的华裕 , 全名为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是一家诞生于河北邯郸市的农业科技公司 。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 该公司已经从一个只有200元资产的个体养殖户发展成为一家资产总额26亿元、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 , 集蛋种鸡繁育、饲料生产、蛋品深加工、有机肥生产、畜牧业机械制造于一体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每年向社会提供商品蛋鸡2亿只 。
以搏求存
经过几轮严格的消毒 , 采访人员走进了位于邯郸滏东农业园区的华裕国际家禽孵化中心核心区 。 这可不完全是因为疫情原因 , 平时员工进入孵化中心也要经过类似的消毒程序 。
在洁净如洗的参观通道上一路走过 , 18台孵化设备犹如两排高大的“货柜”排列两旁 。 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这是世界领先的蛋鸡孵化设备 , 每台体积为65立方米 。 通过自动化控制 , 孵化箱中保持恒温 , 每台能够孵化种蛋16.8万枚 , 每18天即可完成一轮作业 , 一年能给社会提供6500万只商品蛋鸡 。
在孵化中心的宣传墙上 , 两张老照片引起了采访人员的注意 。 其中一张是散养在院落里的鸡苗 , 另一张是低矮简陋的鸡舍 。 讲解员说 , 这是公司董事长王连增创业之初的全部“资产” 。
那是1982年春天 , 改革开放的大潮刚刚涌起 。 王连增这位从未走出过河北的农村青年心中萌生了创业梦想 。 长期的贫困生活使他迫切希望能让更多人吃上鸡蛋 。 就凭这样朴素的想法 , 王连增从两间土房、200元资本、200只鸡起步 , 走上了养鸡之路 。
然而 , 创业道路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 。 就在创业的第3年 , 一场鸡瘟让鸡场遭受重大损失 。 也是那一次 , 他意识到要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 就要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养殖技术 , 引进先进品种 。
2002年 , 王连增注册成立了一家集养殖、孵化、饲料、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公司 。 王连增认为 , 办企业、搞实体不可能不遇到困难 , 没有自强不息的拼搏创新精神 , 创业一定不会成功 。 自此 , “以搏求存 , 以创求精、以诚求兴”成了企业的灵魂 。
公司副总裁王永安告诉采访人员:“这些年 ,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 , 华裕都坚持做到‘两个不变’ , 其一是发展主业不变 , 其二是发展方向不变 。 华裕始终秉承‘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 , 专心发展孵化养殖专业化生产 , 形成了越是行业低谷期 , 越是逆势而上的良好态势 。 ”
2013年至2015年 , 全国禽蛋业市场总体低迷 , 大多数企业都选择缩小投资规模、维持现状 。 而华裕却扩大投资 , 在江西、湖南等地先后建立大型养殖孵化基地 。 当时 , 不少公司管理层都持反对意见 。 可王连增却说:“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禽蛋产品 。 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 我们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 何况 , 此时虽然公司资金压力很大 , 但投资成本也比较低 , 于公于私我们都该在此时加大投入力度 。 ”
在王连增的劝说下 , 公司管理层达成了一致意见 。 公司不仅在短时间内建成了两个基地 , 而且将分公司扩大到30个 , 蛋鸡孵化量攀升至8000万只 。 2014年 , 公司一举成为全国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 , 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