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大当家』如何通过桥税刺激城市经济,宋代城市建设史:桥梁为代表的构筑物

桥梁在宋人的笔下一直都是不可多得的意象 , 有“忍顾鹊桥归路”的不舍 , “路转溪桥忽见”的惊奇 , 还有“烟柳画桥”的繁盛 。 从中并不难看出 , 只要有桥梁的存在 , 周边似乎就有城市的影子 。 这也正反映出宋代的桥梁对城市建设的突出作用 。 根据《宋会要》载:“密州旧在城及安邱、高密、莒县、浃沧、板桥六务 , 岁二万九千一百九十六贯 。 熙宁十年……板桥镇:三千九百一十二贯七十文 。 ”
由此可见 , 宋代朝廷的大部分的城市似乎和桥梁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宋代所征得的城市商税等税款 , 大都来源于建立在桥梁附近的城市 。 所以 , 宋代城市的兴盛与桥梁的修建二者之间形成了互为表里 , 相辅相成的关系 。
『文史大当家』如何通过桥税刺激城市经济,宋代城市建设史:桥梁为代表的构筑物
文章图片
一、宋代经济中心的南移 , 加上南方水利运输的发展 , 桥梁应运而生 , 城市职能从“军镇”转为经济主导 , 极大带动地区间经济往来
其实说起宋代的经济发展形势 , 对“经济重心南移”这六个字再熟悉不过 。 因为宋廷在北方的战场不敌外界、战乱频发 , 为了保证自身经济的发展 , 宋代的商人们自发的迁往相对稳定的南方从事经贸活动 。 与此同时 , 江南之地自古就以“水乡”闻名 , 所以想要发展经济 , 促进地方之间的贸易往来 , 首当其冲就是要解决“水”的困扰 。
因此 , 桥梁应运而生 。 在宋代以前的汉唐 , 人们就有着修建桥梁的相关记载 , 但是真正将桥梁的建设融入到建设中的 , 还要数宋人的良苦用心更为显著 。
宋代桥梁的建设者们看重的无疑是当地的地理位置 , 他们既要在水路不通的地方建立桥梁 , 同时还需要从城市的选址上加以考量 , 如:驿站、乡镇的数量 。 如果一个桥梁能够牵连起两个及其以上城市的话 , 才是合格的桥梁 。 “灞桥镇在(万年)县东二十里 , 滋水驿疑在此 。 ”——《长安志》
灞桥镇正是因灞桥的存在而建立的城市 , 当时的灞桥是长安的交通要地 , 从此地向东西出发分别可以到达崤关和潼关 。 所以灞桥镇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地区的稳定 , 除此之外城市依存的根基还是经济 , 失去经济的支撑 , 纵然有天堑的庇佑都无法泰然处之 。
『文史大当家』如何通过桥税刺激城市经济,宋代城市建设史:桥梁为代表的构筑物
文章图片
而在开封府边的陈桥镇就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 如果把镇字拿掉 , 或许很多人都会想起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史实 。 北宋将陈桥视为性命一般 , 因为契丹人在北迁的时候都会经过此地 。 为了防止契丹人的突袭 , 宋人规定了“至陈桥 , 止民家”的要求 , 因此驻扎在这里的军事力量也是常人意想不到的 。
也正是宋代的桥梁建设 , 大都占据了战略要害和交通要道的突出地位 , 所以宋代朝廷对桥梁的重视程度是远远超过前人的 。 所以 , 宋代的桥镇在政治、军事乃至交通功能都具备之后 , 其重点开始向经济转移 。
宋代造船业的发展大大适应了南方水利运输的天然优势条件 , 所以经济中心的南移成为了宋代不可逆的形式 。 而依据桥梁建起的乡镇 , 在这时候也产生了“市” 。 北宋时期 , 中央为了巩固对地方的统治 , 要求乡镇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向城市靠拢 。 而太祖或许觊觎地方的军事实力对中央造成威胁 , 所以将“军镇”的发展重点转变成以经济优先 。
昔日的陈桥兵变也成为“投鞭日午陈桥市”的繁盛景象 。 二、依靠桥梁地理优势建立的城市 , 随着经济贸易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 地方在税务收缴方面增加了“过桥费” , “场务”的出现让桥梁与城市商税的联系日渐密切
无论是先前提到的灞桥镇、陈桥镇 , 还是之后的柯桥镇、渭桥镇 , 他们已经都不再是简单的因为桥梁的交通作用 , 而繁荣的乡镇聚落 。 与此相反的是 , 他们已然具备一个城市发展的所有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