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硬汉主任丁连明:曾差点晕倒在病房里

硬汉主任丁连明
患者@硬汉主任丁连明:曾差点晕倒在病房里
文章图片

图为丁连明为患者讲解病情 。赵增虎 摄
□ 本报采访人员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李大勇 张旭航
这几天,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每天都有几十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看着他们走出医院,感染五科主任丁连明仿佛看到武汉保卫战胜利后,这个城市往日的喧嚣 。
丁连明所在的第81集团军医院,是唯一一家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的野战部队医院 。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从医经历的军人,自2月13日出征武汉以来,丁连明始终以野战部队的作风冲锋在抗疫一线 。
“丁主任太拼了 。”回忆起病区第一天接收患者,感染五科护士长苏常娥记忆犹新 。
那天,丁连明带头走进“红区”收治病人 。从上午11点到次日凌晨2点,他两次进入“红区”、工作近8个小时,为46名患者逐一查看病历、实施检查 。
苏常娥说,平时在医院,一个科室一天最多收十几个病人,可丁连明带领科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天收治40多名患者,难度可想而知 。
3月19日中午,一名脑梗塞合并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突然出现昏迷,呼吸也变得急促 。转送ICU来不及了,正在“红区”查房的丁连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现场实施抢救 。
使用呼吸器辅助通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一系列抢救措施随即展开 。
病情持续恶化,患者陷入重度昏迷 。“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 。”丁连明和其他两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连续40多分钟,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尽管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
就在丁连明和医护人员整理患者遗体时,一名80多岁的患者病情突然出现恶化 。
“让我来 。”已在“红区”工作近4个小时的丁连明再次冲了上去 。调整病人体位、连接心电监护、接上高流量吸氧、实施静脉输液,经过1个多小时紧急抢救,最终,丁连明把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由于在“红区”时间较长,加之连续进行高强度工作,丁连明差点晕倒在病房里 。
病区的患者没想到,这位说话略显温柔的丁主任,救治患者时这么果断 。
“这既缘于部队传统的熏陶,又因为他心中有对患者的大爱 。”与丁连明共事10多年的感染五科护士冯志芳深有感触 。
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刚入院时情绪非常激动,一直说自己没得病,执意要求回家自行隔离 。“谁劝就和谁吵 。”冯志芳至今清楚记得这名患者 。
丁连明得知后,第一时间来到“红区”与患者沟通 。从工作情况到家人情况,从武汉疫情蔓延到军队火速驰援,在与丁连明的聊天中,患者情绪逐渐平稳,并道出原委:“我家就在离医院不到500米的地方,孩子才1岁多 。”还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
“我这次随队出发前,也没来得及跟出生不到100天的孙女道别,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配合治疗,这是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丁连明真切的话语,让患者慢慢平静下来 。
当天夜里,丁连明又给患者所在社区打电话,了解病情病史 。第二天,他专门进入“红区”,面对面分析患者的病情,彻底解开了她的心结 。
这名患者被丁连明的认真、负责和真诚所打动,不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当起了病房里的志愿者 。
“丁主任,真是太感谢您了,从今天起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女儿吧 。”几天前,这名患者治愈出院 。临走前,她给了丁连明一个大大的拥抱 。
丁连明常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患者普遍都比较焦虑,这就更需要医护人员用爱去感动患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
一名88岁高龄的老大爷牙口不好,吃不惯米饭,每次丁连明都会从医疗队驻地熬好稀粥用保温桶带给他;有个年轻人睡眠质量差,提出需要眼罩和耳塞,丁连明嘱咐同事用黑胶带和护目镜制作了一个简易眼罩,还把自己的耳机充当耳塞送给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