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疫情下的留学生:危急之中,感受人类命运相连( 四 )


让袁林选择回国的原因之一——当地人对疫情的态度 。
“面对疫情 , 我觉得澳洲人是恐慌的 , 澳洲刚开始有新冠肺炎病例时 , 我在这边就已经买不到口罩了 , 卷纸也买着很困难 。 ”但当地人对聚会的热情又让袁林感到不解 。
回国前 , 想到短期内不会重返澳大利亚 , 袁林戴上口罩 , 去悉尼歌剧院、邦迪海滩等地 , 拍摄了大量视频素材 , 渴望以此铭记这两年在悉尼的留学时光 。 让他意外的是 , “歌剧院边上的草坪 , 酒吧里 , 都有大量聚会的人 , 他们不害怕吗?”
拍摄素材期间 , 袁林也经受了来自旁观者的非议 。 “有一次 , 我在桥边拍摄的时候 , 一个经过的司机看我戴着口罩 , 摇下了车窗 , 对我喊了一句‘Virus’(病毒) , 又摇上车窗开走了 。 ”这些场景让袁林产生了一种剥离感 , “也许回国会更好过一些 。 ”
疫情之下 ,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硕士生陈思选择留在德国 , 3月25日是他本学期最后一门考试 , 但是随着学校停课 , 考试也随之取消 。 他把外出次数减少为7-8天一次 , 每次外出采购一些水果、蔬菜和日用品 , 矿泉水等较重的日用品则通过网络购买 。
斯图加特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和第一大城市 。 陈思告诉采访人员 , 巴登-符腾堡州已经成为德国疫情第二严重的州 , 有超过4000例确诊病例 , 其中斯图加特有100多例 。 但在斯图加特的街上 , 却很难看得出人们因疫情而焦虑 。 陈思住所附近的街区也似乎和往日没有什么两样 , “很多德国家庭还是在室外散步、玩 , 和疫情前的状态很类似” 。
疫情期间 , 陈思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不少其他国家超市中厕纸、水被一抢而空的图片 。 但在斯图加特 , 当地超市中的水果、蔬菜、肉类以及包括厕纸在内的日用品供应相对充足 , 唯一短缺的商品是面粉 。 “可能大家囤了面粉做面包 , 但面包还能买到 , 不过口罩已经买不到了 。 ”
此外 , 疫情的影响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得以体现 。 陈思坐地铁去超市采购时发现 , 以往满满当当的地铁车厢如今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 。 而在斯图加特市中心 , 街道上的人流量也明显减少 。
实际上 , 斯图加特当地人对疫情的态度直到近两周才开始紧张起来 。 3月初时 , 仍然有德国同学与陈思开玩笑 , 说亚洲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欧洲人可以不用害怕 , “我觉得匪夷所思 , 但他们还让我放松些 , 说是科学家说的 。 ”
3月8日 , 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施潘曾建议取消一千人以上的群体活动 。 但令陈思哭笑不得的是 , 一些一千人以上的音乐会观众人数被组织者削减至999人 , 音乐会仍按期进行 。 3月9日 , 斯图加特还举办了一场和比勒菲尔德的德甲比赛 。 官方只是敦促球迷注意预防措施和卫生规则 。
陈思是一名摄影发烧友 , 在他的社交平台上 , 经常能看见他用相机记录下的德国街头 。 从3月20日起 , 斯图加特政府建议市民无故不要出门 。 陈思告诉采访人员 , 实际上如果拿相机去拍照被发现会被罚款 。 “以前很喜欢走街串巷搞街头摄影 , 现在只能偷偷去楼下的小树林拍拍风景了 。 ”
陈思最担心的是 , 斯图加特大学对于校园内确诊病例的披露并不及时 。 “上周学校一个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被确认 , 但学校四天之后才在官网发布了消息 。 ”陈思未雨绸缪 , 专门去了解一旦感染新冠肺炎需要如何就医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开通了24小时咨询热线 , 留学生、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了解自己的症状是否可能是新冠肺炎 。 “如果真的出现了症状 , 我们第一选择肯定是打给大使馆 , 因为是中文服务 , 不用担心语言的障碍 。 ”
除了大使馆的咨询热线 , 德国当地民众还可以预约家庭医生进行初步的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 。 陈思告诉采访人员 , 即使要进行咽拭子取样 , 他们可以去指定地点通过一个窗口由家庭医生完成检测采样 , “就像外卖窗口一样 , 全程无接触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