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专家:全球疫情蔓延之下,相比乘坐国际航班回国,留居国外风险要小的多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采访人员倪浩】数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空间密闭 , 存在飞沫、密切接触以及气溶胶传播的风险 , 加上很难防范的无症状感染者 , 这些因素都让国际航班成为新冠病毒传播高危区域 , 乘坐国际航班回国躲避疫情最终成为一次“大冒险” 。
有媒体报道称 , 3月31日 , 丹麦一回国航班19人有感冒发热症状 , 最终致百余人隔离 。 3月27日浙江通报该省首例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确诊病例 , 通报认为 , 该病例是在乘坐国内航班时 , 由机上与其相隔四排座位的一位回国无症状感染者所传染 。 国内一位防疫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也表示 , 境外疫情严重 , 此时选择乘坐国际航班回国 , 十几个小时的密闭空间内会不会被病毒传染 , 除了看个人防护措施 , 有时真是要看运气 。
【防疫专家:全球疫情蔓延之下,相比乘坐国际航班回国,留居国外风险要小的多】根据飞友科技4月1日上午发布的《4月1日中国内地各城市机场进港国际/地区航班情况表(不含港澳台)》 , 全国各地机场共有44架次国际航班在国内多个城市降落 。 其中 , 19架国际航班在上海浦东机场进港 , 为全国之最 。 其次是首都国际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 , 分别有5架和6架国际航班落地 。 成都、杭州、厦门、大连、青岛、石家庄进港的航班从4架到1架不等 。 这些国际航班出发国家分布在全球五大洲 , 包括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丹麦、荷兰、埃塞俄比亚等十几个国家 。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二级巡视员靳军号3月30日下午披露的数据 , 未来国际航班数量将继续缩减 , 3月29日到4月4日计划航班量仅为108班 。 但他也认为 , 航班逐渐减少对境外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群体的影响比较大 , 会导致客座率呈现上升的状态 。 根据靳军号的数据 , 3月29日到4月4日 , 预计全国通过航空口岸入境人员将从日均25000人大幅下降 , 但仍维持在4000人左右 。
现在 , 无症状感染者让乘坐国际航班感染病毒的风险陡然上升 。 3月20日 , 浙江丽水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建良在丽水发生境外输入病例后表示 , 乘机回国过程中 , 虽然有严格的检疫手段 , 但仍有三类传染源不易被发现:潜伏期病人 , 无症状感染者和隐瞒病史的确诊病人 。 他认为 , 看起来“健康”的旅行者 , 也有传播病毒的风险 。
3月25日从美国乘坐国际航班回到中国 , 目前正在酒店隔离的T女士(化名)在微博上透露说 , 与她同一航班已有三名乘客被确诊新冠肺炎 , 而这三名乘客在乘机过程中体温一直正常 。 这让她担心不已 , “目前仍在通航的纽约和洛杉矶都是美国疫情非常严重的城市 , 这些城市通往国内的航线也是高危航线 。 乘客一起候机、乘机 , 还要一起下机乘车去检疫 , 若有感染者 , 真是防不胜防 。 ”三天后 , 与她乘同一航班的另一名乘客也被确诊 , 这名乘客先前在落地中国后立即进行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 , 直到两天后出现症状才被检出 。 这让她的心情更加沉重 , 她认为现在选择国际航班回国风险实在太大 , 最好留居原地 。
3月30日的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 , 要抓好巩固防控成效各项工作 , 突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防控 。 国家卫健委决定从4月1日起 , 在每日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 。
4月1日中午 , 国家卫健委公布最新数据 , 3月31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6例 ,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5例;新增疑似病例26例 , 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 3月31日 , 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0例 , 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367例 。
采访中 , 上述国内防疫专家告诉《环球时报》采访人员 , 全球疫情蔓延之下 , 相比乘坐国际航班回国 , 留居国外应对疫情的风险要小的多 。 如果在外人员因为某种原因选择回国 , 则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 即有在飞机上被传染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