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走出火神山的他们,变成了“志愿者”“支援者”

走出火神山 , 选择英雄同行
■解放军报特约采访人员刘会宾 王均波 采访人员 高立英
万先生今年45岁 , 是火神山医院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 。48岁的赵玉英是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名军医 。
2月4日 , 刚被赵玉英和战友们迎进病房 , 万先生就把短视频发到网上 , 晒出病号饭:“吃不完 。”
因为一直通过自媒体向网友介绍“火神山日常” , 感染八科一病区的万先生因此得名“火神山眼镜大叔” 。
迈进火神山 , 万先生心里踏实了 。他隔壁病房的尹奶奶 , 一直吵着要回家 。透过门缝 , 万先生看到 , 尹奶奶把病床上的床单打成了一个小包袱 , 不管病区主任赵玉英怎么劝 , 她执意要走 , 甚至拔下氧气管 。
看了一会儿 , 万先生才明白 ,90岁的尹奶奶只会说一口纯正的武汉话 , 医护人员说的是普通话 。看着两个人都急得满头汗 , 万先生走进去:“这是解放军的医院 , 放心 。”
听见熟悉的乡音 , 尹奶奶放下小包袱 , 拉着万先生坐在她床上 , 还第一次主动向护士要了一杯水 。赵玉英趁机给尹奶奶戴上了氧气吸入导管 , 夹上了指脉氧监测器 。
病情转好 , 万先生主动帮助医护人员打水、送饭、拖地 , 到后来还可以协助医护人员推着轮椅送重病号去做检查 。
万先生后来得知 , 赵玉英主任的父母也已经90岁高龄 。这次出征武汉 , 她是瞒着二老来的 。打那之后 , 他就总想多替赵主任做点啥 。“我们多干一点 , 医护人员就轻松一点 , 大家都能早点回家 。”在万先生带动下 , 志愿者越来越多 , 不少轻症患者主动帮助重症患者料理生活起居 。
“你们救了我 , 更感动了我 。”治愈出院后 , 万先生以自己在隔离病房里的日记为素材 , 整理出了近7万字的书稿 。“我给这本书起名叫《大国大爱》 , 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正式出版 。”万先生几次给赵玉英打来电话 , 恳请她为这本书作序 。
这位写下过无数张病历的心血管专家 , 还是第一次提笔为自己的患者写序 。她知道这不仅是一名病人对医生的感恩 , 更是百姓对军人的信任 。
上午10点 , 献血车里 , 当鲜红的热血从导管流向离心机时 , 走出火神山医院已半个月的党先生打开手机微信 , 与赵玉英视频连线 。电话这头 , 赵玉英左手举着手机 , 右手对着屏幕敬了一个军礼:“你们也是最美的逆行者!”
【「」缘何?走出火神山的他们,变成了“志愿者”“支援者”】「」缘何?走出火神山的他们,变成了“志愿者”“支援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次有康复出院的患者献血 , 赵玉英都会通过视频向他们致敬 。
党先生是赵主任和战友们治愈出院的首批患者之一 。还记得刚住进火神山那天 , 党先生就被病区主任赵玉英拉进了“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 。
党先生一看 , 这个微信群可真是够热闹的:除了医生、护士和患者 , 还有病患家属、朋友和社会爱心人士 , 加起来有140多人 。
起初 , 党先生发现这个群里总有一些挠头事——
8床要求医生立刻给他输液 , 说“只吃药不输液”是对他不重视;10床翻出了转院前的药方 , 问医生为什么一换医院 , 连药也换了;17床追着医生问:“我是不是‘快不行了’才送到这里来的……”
群里随时有人喊“赵主任” , 凌晨3点还有患者在群里问:“赵主任 , 我左边鼻孔有血丝 , 右边没有 , 怎么办?”
“群主”赵玉英则像一个永远在线的应答机 , 一一回复着群里的各种提问 。每天 , 她发上三百多条微信是常态 , 最短的一个字 , 最长的一百多字 。
“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越来越热闹 , 成了 “红区”和“黄区”、医护和患者、患者和亲属之间沟通的桥梁 , 一揽子解决了隔离情况下的联络难题 。
几天后 , 党先生突然发现 , 微信群里悄然发生改变——找医生打针输液的少了 , 怀疑自己“快不行”的少了 , 要订饭菜的多了 , 需要剪指甲、理发的多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