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不知道他们的姓名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尹海月 马宇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0年04月01日 05 版)
文章图片
2月18日 , 武汉市雷神山医院 , 去吃午饭的建筑工人 。 据了解 , 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的工人中许多都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农村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赵迪/摄
文章图片
周萍与熊小华在工地 。 受访者供图
文章图片
2月18日 , 武汉市雷神山医院 , 一名准备去吃午饭的建筑工人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赵迪/摄
雷神山的工地上是没有姓名的 , 通行的称呼是某某“师傅” 。 细心的工人会在黄色安全帽的一侧写上姓氏 , 后脑勺位置写上“武汉加油” 。
高峰时 , 武汉为应对疫情而建的板房医院——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工地 , 2.5万名建设者昼夜劳作 。 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急剧上升时 , 雷神山医院的规划总面积6天增加了3次 , 从3万平方米增加到7.99万平方米 , 床位从1300张变为1600张 。
紧急赶来将这张图纸落到现实的人群里 , 有人带着工具连夜开车 , 也有人骑了2小时自行车 。 谈起那段生活 , 一位工人说 , 自己累得“站着都能睡着” 。 另一位则说 , 像这样“带有光环”参与援建工程还是人生首次 。
“这是我有史以来打的工资最高的工 。 ”开着面包车赶到武汉的周萍说 。
出发前 , 50岁的周萍对老婆说 , 好像几十年没做过一次让自己觉得蛮光荣的事情 , 他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 。 年轻时他有个军人梦 , 但体检没有通过 。 这次他觉得像去战场打敌人 , 是一件可以对后辈说起来很自豪的事 , “到时候对自己小孩子说的时候 , 爸爸在非常关键时候也去支援了一下 。 ”
1
工人和建筑材料 , 都是分批次到达雷神山的 。 医院建设分几十道工序 , 29岁的师贞勇属于安装组最早到达的工人之一 , 他是一名领班 , 前后带了80名工人 。
师贞勇是湖北十堰人 。 2019年6月 , 他和朋友在武汉开了一家钢结构公司 , 在网上卖推拉雨棚 。 他当过兵 , 建设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传开后 , 战友们调侃他有事就跑 , 他听着心里不爽 , “脑袋一热”就跑来了 。
施工中的雷神山没有黑夜 。 1月26日晚 , 师贞勇赶到雷神山时 , 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扑鼻而来 。 这里被灯光笼罩 , 空地上几百台机械设备忙碌地挥舞着“长臂” , 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
熊小华是湖北天门人 。 2月6日那天 , 他瞒着家人 , 和同一个镇的周萍开着一辆面包车上了高速公路 。 同时出发的还有身在荆州的易涛 。 三人相熟多年 , 在武汉一起从事水电安装工作 , 封城前一天 , 各自回到老家过年 。
疫情之中 , 易涛觉得在家待着“有点废了” , 去雷神山还能有钱挣 。 听说工资1200元一天 , 他有些不敢相信 。 熊小华和周萍给身边的几十个朋友打了一圈电话 , “有的说年还没过完 , 有的直接说怕死 。 ”当天出发时 , 本来有9个人 , 临走前5个人又变卦了 。
熊小华很理解 ,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往前冲” 。 他本人没想过有什么后果 , 将其归结为冲动 , “冲动后面是一些什么东西 , 现在也说不出来 。 ”
除了高额的回报、未知的风险 , 还夹杂着某种“意义” 。 熊小华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意义 , “现在是和平年代 , 也没有什么值得说的 , 只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个思想吧 。 ”
推荐阅读
- 『记得』火神山一线实录丨最后,再走一遍这400米
- @微纪录《勇敢的你》丨50小时珍贵素材 零距离记录火神山ICU重症之战
- 「武汉生活」武汉战疫日记丨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
- 『ICU』微纪录《勇敢的你》丨50小时珍贵素材 零距离记录火神山ICU重症之战
- 武汉战疫日记丨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
- 微纪录《勇敢的你》丨50小时珍贵素材 零距离记录火神山ICU重症之战
- 「武汉战疫日记丨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武汉战疫日记丨抗疫中最难忘的床号——火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一病区38床
- 保洁员:雷神山保洁员的“武器”雷神山保洁员的“武器”
- 雷神山保洁员的“武器”
- 「病房」雷神山保洁员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