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历史V#谁人回望旧山河,九龙壁前

要我说 , 一天当中 , 大同九龙壁最美的时刻是在黄昏 。 落日融融 , 云霓徘徊 , 壁身上的九条琉璃彩龙 , 似在穹宇翻飞 , 让人恍如置身历史的回廊 , 不忍离去 。
世上清静的地方总是少 , 因为红尘本来就满是烟火味儿——有烟火的地方 , 自有嘈杂和喧嚣 , 想着要跟心灵靠近的时候 , 我喜欢在山川古迹间游走 。 大同九龙壁 , 多少次的亲近 , 仍不减我心头欲感知历史的兴味 。 然而 , 我想说 , 关于历史 , 后来者永远都只能解读 , 却无法真正走近 , 要厘清历史的头绪 , 实在有些“冒险” 。
来看大同九龙壁 , 眼眸未必能穷尽 。 天下至宝 , 得用心品 , 思绪方能静下来 , 也才能更好地跟古人对语 。 黄昏 , 九龙壁前 , 我步履轻慢 , 生怕惊扰了龙壁的主人朱桂用琉璃筑起的一个斑斓之梦 。 走到九龙壁前 , 朱桂 , 我又恍若与你相对 , 也欲发想解析你引人遐思的一生 。
我想到的仍是历史 。
公元1398年 , 朱元璋驾崩 , 皇位本来是要传于长子朱标的 , 但朱标早逝 , 皇孙朱允炆即位 , 成为明朝第二任皇帝:明惠帝 。 然而 , 朱允炆登基的鼓乐声还响在耳侧 , 远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便蠢蠢欲动了 , 大明朝的历史长河此时暗流奔涌 。 朱棣乃朱元璋第四子 , 是朱允炆的四叔 。 《明史?列传?诸王?成祖》里说:“王貌奇伟 , 美髭髯 。 智勇有大略 , 能推诚任人 。 ”朱棣生得此等貌相、胸襟和才干 , 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 , 哪能轮到侄子抢这等风光!
朱允炆做了皇帝后 , 身边的谋臣知道朱棣暗中策划夺权 , 便建议朱允炆“削除燕王” , 但朱允炆念及朱棣是自己的四叔 , 乃至亲 , 且慑于四叔手握重兵 , 没能下此决断 。 然而 ,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 自己做皇帝仅仅四年 , 果真就被四叔给赶下了台 , 丢了皇位 。 江山虽还是他们朱家的 , 但龙袍易主 , 历史改写了 。
翻阅《明史》 , 我常常会沉思于大明朝这一突如其来的更迭 。 一个人的命运改变 , 竟然引来朝纲的更改 , 也只有皇帝能这样了 。 试想 , 曹植那句“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的诗句 , 也许放在朱棣和朱允炆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 只是 , 朱允炆管朱棣叫四叔 , 而非曹植诗句所指的“手足情” 。 侄子总归是侄子 , 和叔叔不独辈分有长幼 , 眼界和本事怕也高下有别吧 。 回想当初谋臣的建议 , 朱允炆是不是后悔自己心慈手软呢!
官场上 , 善心肠似乎行不通 。 当然 , 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 该说九龙壁的主人朱桂 。
《明史?列传?诸王?朱桂》记载:朱允炆在位时 , 朱桂“因罪被废为庶人” 。 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 , 朱允炆管他叫十三叔 , 也就是说 , 朱桂犯了错 , 错还不轻 , 被侄子朱允炆发落 , 成了普通百姓 。 拿今天的话讲 , 当十三叔的 , 面子上实在过不去呀!我不知朱桂当时的心情 , 也许很难堪吧 , 但侄子毕竟是当朝皇帝 , 他只能认了 。 到哥哥朱棣当了皇帝后 , 朱桂才挽回了面子 。 《明史?列传?诸王?朱桂》又说:“成祖即位 , 复爵 。 永乐元年正月还旧封 。 ”这说的很明白了——朱桂官复原职 。 不管怎么样 , 朱棣、朱桂哥俩到底是手足 , 总比侄子要近一层 , 哥哥担待弟弟的不是 , 人之常情嘛 。
【#疯狂历史V#谁人回望旧山河,九龙壁前】朱棣比朱桂长14岁 , 登基做皇帝时 , 已经43岁了 , 而朱桂29岁 。 29岁 , 人生的青壮年 , 按说 , 世事应该洞明些了 。 不过 , 朱棣帮朱桂挽回了面子 , 但朱桂却一点也不给这位四哥省心 。 恢复了王爵的朱桂 , 不记先前的教训 , 依然任由着自己的性子 , 在他镇守的大同屡生事端 , 致使民怨载道 。 朱桂所作所为 , 身在北京紫禁城的朱棣不是不知道 。 于是 , 永乐元年 , 也就是公元1403年 , 朱棣给朱桂赐颁了一道“玺书” , 表明自己的态度 。 关于这道玺书 , 《明史?列传?诸王?朱桂》曰:“闻弟纵戮取财 , 国人甚苦 , 告者数矣 , 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这话真是言辞恳切 , 而且措辞上也留足了面子 。 朱棣当哥哥的 , 身在北京 , 大同这头鞭长莫及 , 况且 , 朝中大事千头万绪 , 该给的面子也给了 , 对弟弟如此宽厚 , 做弟弟的还要怎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