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科技#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疫情下“出圈”的RPA

科技云报道原创 。
减薪、裁员、转型 , 成为疫情发生后 , 许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困境 。
然而 , 一个冷门的技术领域——RPA(RoboticProcessAutomation , 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 却因疫情的爆发而加速“出圈” , 成为投资者眼中新兴的风口 。
#老王科技#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疫情下“出圈”的RPA
文章图片
2019年上半年 , RPA还是个冷门领域 , 整个国内的ToB市场没有太多人了解RPA 。 直到疫情爆发 , RPA技术成了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在上海 , RPA技术被投用到疫情期间的市民热线工单处理中 。
据上海大数据中心反馈 , 市民热线每天产生近万条工单 , 人工处理平均4分钟一条工单 , 一人一天最多能解决150条左右的工单 , 处理压力很大 。
在云扩科技的RPA机器人“上岗”后 , 通过模拟人工进行复制、粘贴、点击、输入等操作 , 处理一条工单 , 仅需30-40秒左右 , 工作效率提高了近7倍 。
同样 , 在疫情期间 , 负责每天电话“查岗”社区居民健康情况的 , 除了社区工作人员 , 还多了RPA机器人的身影 。
在来也科技推出的“RPA+外呼机器人”解决方案中 , 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对小区居民 , 尤其高危群体(疑似病例、医学观察人群)进行逐个电话外呼 , 并快速整理和上报居民健康信息 。
其中 , RPA可以辅助工作人员处理:筛选首次回访号单、二次回访号单、电话回访、记录并统计回访结果等日常工作 , 并自动形成报表 , 发送给社区相关人员 , 大大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不难发现 , RPA最大的优势在于 , 能够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 , 自动化的完成任务 , 从而解放劳动力 , 优化工作效率 , 减少人力成本 。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当下 , 企业对高效率和低人力成本的渴望格外强烈 。
这也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RPA会突然“爆红” , 而这种炙手可热 , 率先反映在资本层面 。
l2020年2月24日 , 来也科技宣布完成C轮4200万美元融资
l2020年3月16日 , 云扩科技完成B轮融资 , 累计融资规模超过4500万美元
l2020年3月 , 国外RPA厂商Ripcord宣布完成4500万美元B轮融资
据业内人士消息 , 4月份也即将有RPA企业完成融资 。
#老王科技#会成为风口上的猪吗?,疫情下“出圈”的RPA
文章图片
老树开新花国内RPA市场爆发
其实 , RPA并不是一个新技术 , 在国外发展已经近20年 。 如果要追根溯源 , RPA始于微软内部检测软件bug的软件流程自动化技术 。
但是RPA大规模的商业化落地 , 则是在2012-2015年 , 以UiPath , BluePrism , AutomationAnywhere(简称AA)为代表的国外RPA企业 , 将目光转向了企业级的业务应用场景 。
相比国外 , 中国的RPA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
2015年前后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在中国区使用RPA产品 , 首次将RPA的概念带入中国 。
国内第一批RPA创业公司 , 基本在2017年后出现 , 如:艺赛旗、弘玑Cyclone、云扩科技、奥森科技(已与来也科技合并)等 。 随后 , 阿里云、京东云、平安云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 。
2018年下半年起 , 中国市场的RPA需求开始爆发 。 据HFSResearch的研究数据 , 2019年中国RPA市场规模是17亿元人民币 , 预计2022年将增长到31亿元人民币 。
如对标全球市场 , 2018年 , RPA全球市场规模为17.14亿美元 , 近三年的年增速均超过50% 。
HFSResearch预计 , 到2022年 , RPA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43.08亿美元 。
从行业应用而言 , 目前大部分RPA厂商已为银行、保险、证券制造、能源、零售、电商、电信、媒体等多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
事实上 , 根据RPA的特性 , 只要所在的行业存在简单重复、具备规则的业务流程 , 就能使用RPA来替代人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