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过得开心并生活下来的

我觉得古人幸福感是很低的,毕竟物质生活没有保障,但并不妨碍他们有时过的快乐,勃勃你如果感觉很无趣,就去做些社会公益活动
■网友的回复
绝大多数的人的幸福是基于比较。
■网友的回复
唐人描绘花鸟,总是选择春光明媚的时刻。宋人却异常迷恋寂寥的秋与冬,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人与天地之间似乎更容易融为一体。
古代文化研究学者孟晖女史以独特的美学目光、严谨而优美的文笔,带着花间的胭脂气息,缓缓走来。那些精心复原的细节、细腻的语言,以及她清雅温婉的声音,将把我们带回那个熠熠生辉、令人迷醉的时代,与过去的伟大重逢。
陆游一首诗中有两句「纸帐光迟饶晓梦,铜炉香润覆春衣」。由于春雨淋漓,纸帷围成的床帐里光线昏暗,让人不觉得睡了懒觉,待慢慢的睁开眼,却看到床前的小香炉上架着熏炉,为他准备好的春衣蒙覆其上,正被慢慢染上香气,同时也被炉中的低火除去潮气。
在纸帐中睡个懒觉,写写诗,闻闻香,或许他们就这样悠闲的度过一天吧。看来,古人是很会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啊。
要说生活品位的讲究,实在是没谁能与宋人比肩,对与优雅生活方式所能给于人生的种种微妙乐趣,也实在没谁能比宋人具有更加敏锐的感受能力。啊!在 800 多年前的一个雨丝如箭的上午,陆游是在一顶如银如雪的纸帐中醒来,用白纸做寝帐,宋代的雅人们普遍很喜欢这样的家居设计。
唐宋时代造纸材料的精良,造纸技术的高超,一定非我们今人可以想象,当时藤或楮皮所造出的纸张是如此幅大、如此结实、如此绵厚、如此洁白,以致在唐宋以后纸做的被子、衣服竟然大行其道,至于纸帐也早在晚唐时期就出现了。
据《山家清事》等文献介绍,宋时纸帐的形式,是在一张卧床的四角树起四根黑漆柱,其上横架一个顶罩,由此形成一个轻巧的帐架。顶罩由细木条纵横相拼成一个个大方格,仿佛棋盘一般的形式,以便于蒙覆洁白的细纸。帐架在床头、床尾以及背壁的三侧也用细白纸蒙护起来,只有在上下床的一侧悬挂可以升卷也可以垂放的帘子。用在帐上的都是长宽各有一丈多的大纸,事先要经过特殊处理,具体办法是把这些纸张缠在木棍上,用绳索一道道勒紧,静置几天之后再把纸从棍上解下,纸面上就会布满鱼鳞或龟裂状的皱纹,增强了耐损度。把如此布满皱纹的成丈大纸固定到帐柱上,纸幅之间不用糊,而是用线相缝连。古纸如布料一样,是可以经针线缝的!这样,一顶朴素而简便的纸帐就做成了。
【古人是怎样过得开心并生活下来的】 唐人徐寅曾作诗夸赞雪白如银的纸帐之美,说是人处帐内,仿佛「自宿嫦娥白兔宫」,而站在室中看来,则如「半岩春雾结房栊」,好像春崖上的雾云停滞在房间里不肯散去。至于其保暖性,更是被诗人们交口称赞。苏轼《纸帐》便道是「暖于蛮帐紫茸毡」。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网友的回复
这问题很有趣,不过题主是掉自己挖的坑里去了。按照题主说的,接着往下回答:1、现代人认知的幸福度绝对值满分,假设是1000;2、那么按照古代人当时的认知,幸福度绝对值满分可能只有100;对于我们来说,幸福度绝对值80的,绝对是水深火热;但对于古代人来说,可能已经是爽的不行了。
■网友的回复
井底之蛙而已。就比如我认为你离成功很近,伸手就能够到。但是你不这样认为,境界不同,要求自然不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