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尚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朝女性的服饰风貌,巾帼不让须眉

唧唧复唧唧 , 木兰当户织 。 不闻机杼声 , 唯闻女叹息 。
问女何所思 , 问女何所忆 。 女亦无所思 , 女亦无所忆 。 昨夜见军帖 , 可汗大点兵 , 军书十二卷 , 卷卷有爷名 。 阿爷无大儿 , 木兰无长兄 , 愿为市鞍马 , 从此替爷征 。
东市买骏马 , 西市买鞍鞯 , 南市买辔头 , 北市买长鞭 。 旦辞爷娘去 , 暮宿黄河边 , 不闻爷娘唤女声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旦辞黄河去 , 暮至黑山头 , 不闻爷娘唤女声 ,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上文这首乐府诗正是我国北朝时期的著名叙事诗《木兰辞》 , 这首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 , 代父从军 , 征战沙场 , 凯旋回朝 , 建功受封 , 辞官还家的故事 , 充满传奇色彩 , 并被后人传颂至今 。
「文化人」尚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朝女性的服饰风貌,巾帼不让须眉
文章图片
其实 , 我们仔细读这首诗:
东市买骏马 , 西市买鞍鞯 , 南市买辔头 , 北市买长鞭 。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木兰到东边的集市上买骏马 , 到西边的集市买马鞍和鞍下的垫子 , 又到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 , 北边的集市买马鞭 。
木兰作为北朝的一个普通女子 , 却对买马买鞍这件事如此精通擅长 , 很难想象这件事发生在我国其他历史时期 , 这自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
「文化人」尚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朝女性的服饰风貌,巾帼不让须眉
文章图片
西晋末年 , 史称“五胡”的鲜卑、匈奴、羯、羌和氐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割据中原,建立政权,成为北方黄河流域的统治民族 。
事实上 , 游牧民族中的男性女性并不像汉人一样界限分明 , 这就使北朝女子能够像男性一样 , 对于挑马、骑马并不陌生 , 上至宫廷显贵 , 下至平民女子 , 皆是如此 。
本文将从北朝女性的尚武精神引入 , 以中国古代女性服饰作为主线;介绍自西周以来中国女性服饰的演变;揭示南北朝民族融合时期 , 北朝妇女的服饰风貌;最后总结这种服饰风貌对后世的影响 。
北朝女性的尚武精神《魏书?自序》中曾记载:
帝与从官皆胡服而骑 , 宫人及诸妃主杂其间 , 奇技异饰 , 多非礼度
这段话表现了北魏宫廷女子与皇帝大臣一起骑马出行的场景 。
「文化人」尚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朝女性的服饰风貌,巾帼不让须眉
文章图片
仅仅会骑马可能还不足以完整表现北魏女性的真实水平 , 《魏书?皇后列传》还记载了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精湛的骑射技术:
“又自射针孔 , 中之”
“自射象牙簪 , 一发中之”
针孔和象牙簪这种小物件随随便便就能射中 , 这百发百中的水平哪里像是尊贵的皇后 , 简直是花木兰的翻版 。
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下胡皇后的背景 , 胡皇后是安定临泾人(今甘肃省镇原县) , 安定胡氏正是当时的门阀贵族 , 从两汉到隋唐的八百多年时间 , 出了许多皇室的功臣和宗亲 , 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说法 。
「文化人」尚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北朝女性的服饰风貌,巾帼不让须眉
文章图片
如此名门望族 , 却出了胡皇后这样精通骑射的女子 , 不得不说是那个多民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尚武精神的一种写照 。
宫廷女性如此 , 北魏民间女性也是如此 。 《魏书?李安世传》中还记载了一首歌谣:
李波小妹雍容 , 寨裙逐马如卷蓬 , 左射右射比叠双 。 妇女尚如此 , 男子那可逢 。
大意就是:李波的妹妹名叫雍容 , 把裙摆扎到腰里骑在马上飞驰起来就像狂风中的卷蓬 , 左手右手都能开弓射箭而且箭法极准 。 他家的妇女尚且如此 , 若是男子上阵谁人能挡啊 。
游牧民族的骑射之风不用过多介绍 , 骑马应用于少数民族各种生活日常 , 而游牧民族的妇女可以做到和男性一样 , 追逐驰骋 , 骑马射猎 。
在西晋末年 , 北方少数民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 他们逐渐迁徙到了原本以汉人为主的黄河流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