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郑爽谈自己“从小不敢大声哭”:好的父母不该让孩子太懂事( 二 )


有很多人,从让父母满意,做一个别人眼中优秀的孩子那一刻开始,就放弃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快乐,让每个人开心满意仿佛变成了他们的使命,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慢慢变得不再重要,就算觉得重要,也不再懂得怎样才能获取。
最终他们都忽略了,想要变得更优秀的原因,本该是让自己获得快乐满足,而不是把别人的满意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之上。
3
如果你爱他,就让他摆脱“讨好型人格”
相信好的父母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带着“讨好他人”的枷锁过一辈子,如果还在乎他们,你或许可以试着这么做:
·自己要有意识的地改掉讨好型人格
凡是父母具有讨好型人格,孩子都会过得很辛苦,在父母行为不自觉的影响下,有极大的概率会延续这种人格。
在日剧《凪的新生活》中,男主角慎二的母亲从小在意别人对自家孩子的评价,孩子表现稍不满意就会变得歇斯底里,也正是因为太想要迎合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完全不负责任的加诸到孩子身上。
所以慎二为了让母亲满意,也逐渐变成了一个带着面具讨好全世界的人。
如果你也是像慎二母亲这样的大人,就请尽力改变自己,起码别再要求孩子跟你一起活成别人眼中应有的样子。
你已经活得那么累,那就别再让自己人生中的悲剧,无形中传给自己的孩子。
·停止对孩子的无端责骂
不顾孩子的真实想法用责骂孩子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以达到自己满意的目的,是家长最不负责任的表现。
最近大火的电视剧《小欢喜》,乔英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经常察言观色,生怕惹妈妈不高兴,宋倩带她去看电影,为了让妈妈开心,英子隐瞒了自己已经看过的事实,宋倩发现后当场撕了电影票,朝英子歇斯底里的大喊“我不用”。
宋倩也许不会知道,她的行为会给女儿内心上一把难以打开的锁,从此隐藏真实的自己。
只顾自己想法的无端责骂,会让孩子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变得自暴自弃毫不在乎,要么变得小心翼翼,时刻看别人脸色行事。
聪明的父母都应该明白,无论孩子走向哪一种极端都不是好的结果。
·陪伴和肯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自信
爱情里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放在亲子关系里陪伴就是最好的教养。
歌手陈美玲,培养出三个孩子都相继考入斯坦福大学,说起教育秘诀,陈美龄说妈妈和孩子的时间,两分钟或者五分钟都是天堂,她会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并在陪伴的过程中寓教于乐,多去肯定孩子,不与别的孩子作比较。
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会大大保护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仔细调查就会发现,有太多的人为了求得爱和肯定,一生都在做违心的事去讨好父母而不自知。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积极的关注态度,获取孩子信赖,有利于激发孩子蕴藏着的自我实现的潜力。
无条件的意思就是:作为父母要告诉孩子,让你做的事你不做我会不高兴,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你的爱。
武志红说:我们拥有讨好型人格,是因为怕被抛弃。
让孩子在家庭环境影响下怀有这样的心理,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职,好的父母会随时避免让孩子感受这种被抛弃感。
面对孩子的成长,你应该告诉他:我无条件爱你,并希望你也可以学会如何爱自己。
毕竟,不去违心讨好的人生,才是属于自己的真正人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