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妍妍的史苑杂谈」背后疑惑却很重,秦始皇铸币史:半两钱虽轻


「妍妍的史苑杂谈」背后疑惑却很重,秦始皇铸币史:半两钱虽轻
文章图片
秦代半两钱
秦汉时期,是铜钱作为货币和才富观念融人社会、深入人心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铜钱在形态、结构、重量等方面最终完成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始于秦皇,成于汉武 。
秦始皇将铸币形态定格为圆形方孔,西汉武帝将铸币结构定型于有凸起的边廓,以及约3.5克的重量 。 其后遂成典范,近两干年的中国钱币沿袭而不改 。
「妍妍的史苑杂谈」背后疑惑却很重,秦始皇铸币史:半两钱虽轻
文章图片
《史记?平准书》载:"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 而珠玉、色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 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 "《史记?六国年表》:"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帝之会稽、琅邪,还至沙丘崩 。 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 。 杀蒙恬 。 道九原入 。 复行钱 。 "
对这两段文献所涉秦统一货币的时间问题,学界争议颇大 。 有人认为秦代统一货币措施当发生于秦灭六国之初;也有人认为在秦末二世之时;还有人认为秦始皇统一了货币的种类和单位,秦二世则统一了货币的铸造与发行权 。
「妍妍的史苑杂谈」背后疑惑却很重,秦始皇铸币史:半两钱虽轻
文章图片
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 。 不盈千者,亦封印之 。 钱善不善,杂实之 。 出钱,献封丞令,乃发用之 。 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 "
这条律文不论是战国秦的法律,还是秦代的新政,因为它出土于始皇三十年(前217)或稍后的墓葬中,其时已在秦统一五年以后,说明在秦代是一条有效法令 。 前文已述,战国时期的铜质铸币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布币、刀币贝币、钱等四大体系,不同货币体系间,单就重量而言,相差甚多,如果说此时秦仍袭六国之旧例,那就不是"钱善不善"的问题,而是类与类的问题,如此殊悬的重量差异,如何强行要求以同一种价值来看待?因此,合理的解释是,此时货币的形态是一致的,即货币统一发生在秦灭六国后不久 。
「妍妍的史苑杂谈」背后疑惑却很重,秦始皇铸币史:半两钱虽轻
文章图片
当然,在民间,在些边远地区,继续沿用战国货币的现象是存在的,一方面是传统使然,另一方面大约与秦"半两"的铸造量满足不了交易需要有一定关系,但绝对不是普遍的现象 。 至于说"始皇三十七年……复行钱",其具体所指目前还不清楚 。
秦始皇统一的货币,文献及出土实物都证实就是"半两"钱 。 至于为什么会统一为"半两"钱,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秦在战国末期铸行的主要货币就是"半两"钱 。 但历代也不乏神秘主义的揣度 。
西晋鲁褒《钱神论》载:
"昔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本 。 上智先党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 。 故使内方象地,外圆象天 。 大矣哉!钱之为体,有乾有坤 。 内则其方,外则其圆 。 这是最早将圆形方孔铜钱与天地相侔的记载 。
「妍妍的史苑杂谈」背后疑惑却很重,秦始皇铸币史:半两钱虽轻
文章图片
南朝梁顾烜《钱谱》引《古今注》说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不仅与"数以六为纪"相符,而且有学者研究认为,秦尤其迷信"十ニ"之数,以之为"圣数",这一点在有关秦代各类事件的记载中屡见不鲜,秦"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正与之相合 。
因此,认为秦统一铸币为方孔圆形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并非全无道理 。 当代对于秦钱统一于圆形方孔形态还有种解释,认为钱中的方孔,是为了在锉磨铜钱边缘流铜时,穿棍其中以固定,但是先秦及秦代铜钱,并不经过锉磨这一道工序,此为揣度之说并不完全可信 。
秦虽在法令上统一了铜钱的形态,但其本质上对铜钱的重视程度并不够 。 何以言之?
「妍妍的史苑杂谈」背后疑惑却很重,秦始皇铸币史:半两钱虽轻
文章图片
《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说得很清楚:"官府受钱者…钱善不善,杂实之 。 …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 "从云梦秦简观察,秦律中对于许多事物的质量、规格都有硬性规定,对不符合质量规定的都有惩罚 。 比如对布的尺寸、质量有明确要求:"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エ律》);"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效律》)"斗不正,半升以上,黄金衡贏不正,半朱以上,赀各貴一甲盾"(《效律》)等 。 但对铸币的质量却并无标准,甚至强制要求美钱与恶钱相杂使用,正说明其不重视的态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