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泉涌】生命演化史:从生命1.0到生命4.0( 三 )
这就需要用一张致密的网把所有蛋白质和DNA都给包裹起来 。 这张网就是细胞膜 , 是一层仅有几纳米厚度、由脂肪分子构成的薄膜 。 这层薄膜紧紧地包裹住了蛋白质和DNA , 形成了一个细胞 , 把它们和危险的自然环境隔绝开来 。 在今天的地球生命里 , 除了少数例外(比如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 绝大多数生命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细胞组成的 。
生命4.0:中心法则这次 , 就叫它生命4.0吧 。 目前 , 生命4.0已经有点极简版地球生命的样子了 。 我们权且相信它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下来 , 因为它能够不断地从环境中攫取能量供给生命活动 , 也能不停地自我复制对抗衰退和死亡 。 实际上 , 今天的地球生命尽管比我们思想实验中的生命4.0要复杂得多 , 但是从基本原理上看 , 确实相差无几 。 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这个看起来靠谱的生命4.0 , 真的有可能在40亿年前魔法般地出现在地球上吗?换句话说 , 生命4.0的构想固然有它的内在逻辑 , 但它真的有可能模拟了地球生命的最初起源吗?
很遗憾 , 答案是不可能 。 或者 , 至少看起来非常不可能 。 其中的麻烦有点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 蛋白质的全部信息都存储在DNA密码本中 , 依靠DNA密码本中忠实记录的信息 , 我们能够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分子 。 因此 , 让我们权且假定DNA是“鸡” , 蛋白质是它下的“蛋” 。
但是 , 一条孤零零的DNA长链是没有办法干任何事情的 , 它需要各种蛋白质分子的帮忙 , 才能实现自我复制 , 需要依赖蛋白质的帮忙才能制造出新的蛋白质 。 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好蛋白质“蛋” , DNA“鸡”根本没法继续生“蛋”!
换句话说 , 我们设计的生命4.0想要自发出现 , 我们得不断祈求大自然同时造就信息互相匹配的“鸡”和“蛋” 。 而且 , “鸡”和“蛋”还必须几乎同时出现 , 距离无比接近 , 才有可能配合起来造就生命 。 要是在一阵电闪雷鸣中 , 一只DNA“鸡”被创造了出来 , 但是它附近却没有那只冥冥中注定属于它的蛋白质“蛋” , 那么这只DNA“鸡”只能沉默着走向分解破碎 , 因为它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 而反过来 , 要是那个蛋白质蛋因为没有DNA“鸡”帮它保留和传递信息 , “蛋”必然也会快速走向衰退和死亡 。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生命4.0的基本设计原则吧 。 DNA负责记录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排列信息 , 以DNA序列为模板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蛋白质分子 。 而反过来 , 蛋白质分子除了制造能量 , 还可以帮助DNA实现自我复制 。 这好像是个挺简单的二元系统 , 在自然界 , 简单往往意味着高效、节约和更容易自发出现 。 但是很让人意外的是 , 地球生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更复杂、相对也更容易出错和更浪费的办法:在DNA和蛋白质的二元化结构之间 , 平白无故地多了第三者:RNA(核糖核酸) 。
这是一种长相酷似DNA的化学物质 , 两者的唯一区别就是化学骨架上的一个氧原子 。 对于我们的生命4.0系统来说 , RNA显得非常怪异和多余 。 当生命开始活动的时候 , DNA密码本的信息首先被忠实地誊抄到RNA分子上 , 然后RNA分子再去指导蛋白质的装配 。 放眼望去 , 加上RNA的生命——就叫它生命5.0好了——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优势 。
文章图片
图4生命的“中心法则”
然而 , 这套叠床架屋的所谓“中心法则”(见图4)几乎成了所有地球生命运转的核心 , 既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世代流传 , 也保证了每一代生命体实现自身的生命机能 。 这种巨大的反差驱使人们从反方向思考 , 也许DNA→RNA→蛋白质的系统有极其深远但仍不为人所知的意义 , 以至于这个看起来如此多余、低效和浪费的系统能够挺过严酷多变的地球环境和物种竞争 , 保留在绝大多数地球生命的身体里 。
推荐阅读
- #独孤蔡#像极了绚烂的流星,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
- 文思泉涌@诗人海子情困初恋
- 「阿涛哥励志」在于知足,幸福
- 「微微米米儿」一字歌(转)
- 『梦农人』才能更好的感受生命,认识自己,人只有在孤独之中
- 情感365▲他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一个五十岁的未婚女人相恋
- [文思泉涌]其实是压死牛最后一根稻草,《不完美的她》以为抓住的是救命稻草
- [文思泉涌]问题都不是问题!
- 春风知雨@有风,有雨,但你别忘了,也会有阳光,生命中
- 文思泉涌▲愚人节|那些年我们为爱撒过的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