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也曾打过货币战?三月亡华野心却被法币打垮
中日也曾打过货币战?“三月亡华”的野心却被“废纸”法币打垮凤凰WEEKLY文/霍安治英美支持法币 , 将日本逼入战争资源枯竭的绝境 , 英国的友华方针相当程度是香港华人的爱国情操促成 。日本东京的企划院 , 1939年10月2日 , 一份国策提案震撼军政高层 , 一石激起千层浪 , 最终毁灭了日本帝国 。企划院是日本在侵华战争爆发后成立的最高计划机关 , 负责规划总体国力运用 , 为侵华战争调配资源 。 这份题为《帝国必需资源在海外 , 尤其在南方诸地域的确保方案》的政略案 , 指出当时打了两年的侵华战争 , 已对日本国力造成巨大伤害 。 原本大方供应战争资源的英国与美国 , 却渐渐抵制日本 。 侵华战争若要继续打下去 , 必须大胆“南进” , 进军当时分别由英国、美国、法国与荷兰殖民的东南亚 。换言之 , 日本只有对英美两大强国开战 , 才能在侵华战争中存活 。自日俄战争以来 , 日本的假想敌一向是俄国 , 对英美以和为贵 。 企划院的方案违背了30年来的基本国策 , 却受到军方、外务省与近卫文麿派重臣的支持 。 于是 , 日本的国家战略大转弯 , 由攻打苏俄的“北进” , 改为攻打英美法的“南进” 。 历史证实 , 这一步是日本的致命错误 。罕为人知的是 , 香港华人的爱国心 , 对日本人这自我毁灭的怪举起了关键作用 。1941年 , 香港一家银行内繁忙的场景 。
外汇战失利使日本无法维持侵华战争企划院之所以提出“南进” , 主因之一是当时的对华货币战惨遭失败 , 几乎动摇日本的国本 。日本的工业规模齐备 , 但是缺乏资源 。 由铁砂、煤炭、原油、橡胶、棉花、羊毛、木料、稀有金属到粮食 , 都得向欧美购买 , 才能维持战争 。 买欧美物资 , 用什么钱是个大问题 。日本在1931年底宣布脱离金本位 , 日元的国际地位应声崩落 , 贸易商大多不愿意收日元 , 只能以英镑美金等强势外币结账 。 1936年 , 日本为了准备战争 , 进口物资达到战前最高峰 , 入超高达7080万日元 。 外汇枯竭 , 日本不得不开始出售国库黄金 , 换取英镑美元 。黄金储备是老本 , 而日本的老本是很有限的 。 1937年抗战爆发时 , 日本拥有等值于13.5亿日元的黄金 , 而战争的烧钱速度远超出日本人预期 。 仅1937年对外采购的军事物资 , 总值就高达9.6亿日元 。 日本只能狠心大卖黄金 , 一年内向美国卖出8.6亿日元的黄金库存 。战争成本实在太昂贵 , 日本梦想打个多快好省的“三月亡华”之战 , 却打成最花钱的持久战 。 抗战第二年 , 日本原已低迷不振的出口又大幅衰退 , 外汇更少了 , 只能搜求民间的黄金 。 1938年6月 , 日本银行总裁亲自向陆军省报告日元的黄金储备已经花光 。1938年10月25日 , 武汉沦陷 , 日本举国欢腾 , 政府却到破产边缘 。 此时 , 日本出售的黄金超过388吨 , 国库只剩25吨 , 成了国际贫困户 。 现实的欧美商人不愿让日本贷款赊账 , 只是紧盯日本外汇存量 。 日军战史记载道:“其后向美英圈的资源购买量 , 只能限于其时的外汇收入额与新生产黄金量……向美英圈的输入力 , 以昭和13年(1938年)为界 , 已经开始失去其弹性 。 ”“限制中日战争规模的关键 , 在于这黄金的库存量 。 ”但日本已花光黄金 , 要将侵华战争继续下去 , 只能抢掠中国的物资 。 近卫文麿内阁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沦陷区的战争果实 , 却大失所望 。 沦陷区经济被战火摧残 , 物资产量非常低 , 还是得买欧美物资 。 于是 , 日本人盯上了中国的外汇 。中国在1935年11月4日改用法币 , 外汇也跟着变化 。 原本中国不需要英镑美金 , 进口商直接以白银付款 , 欧美供货商按国际银价报价 , 世界各国都愿意接受白银 。 改用法币后 , 对外付款改用英镑美元 , 中国从头开始建立外汇储备 , 于是全国收兑白银 , 尽量向美国出售 , 换取美金 。抗战爆发之际 , 中国政府握有约9亿盎司白银 , 火速抢运香港 , 对美国出售 。 在抗战的第一年内 , 就售出3.1亿盎司 。 难得的是 , 美国并没有趁火打劫压低价格 , 反而坚定保持每盎司45美分的友谊价 , 尽量收购 。当日军满怀期待地打开沦陷区各金融行号的仓库时 , 失望地发现大多是法币纸钞与公债券 , 黄金白银很稀少 。 即使是在图谋已久的河北与察哈尔两省 , 也没抢到白银 。 冀察两省于换用法币时收兑了约4000万盎司的白银 , 原应解送南京 , 但日军逼迫主政华北的宋哲元扣下 , 原应是囊中物 。 抗战爆发时 , 华北存银抢运到天津租界 , 日军又扑了个空 。抢不到白银硬货 , 只能设法利用法币纸钞换外汇 。 英美两国热烈支持法币 , 三国货币之间定有稳固的固定汇率 , 法币1元的汇率固定在美金3角 , 或英币14.5便士 。 抗战爆发后 , 不少豪门巨贾将法币资金抢兑成英镑美金出逃 。 原本外汇储备2.5亿美元 , 1个月内就售出了4000万 。政府并没有禁止外汇买卖 , 法币毕竟是初生的新货币 , 如果禁止换汇 , 汇价必然大跌 , 成为国际废纸 。 因此 , 财政部只严管国内银行换汇 , 对上海、香港的外商银行则刻意网开一面 , 听任自由买卖即期外汇 。 法币继续大量涌进沪港换外汇 , 财政部咬着牙无限供应美金 , 挺住法币汇价 , 6个月内又被套出5000万美金 。上海与香港的自由外汇市场 , 给日本带来希望 。 日本积极搜掠沦陷区的法币现钞 , 打算运到上海、香港 , 换取珍贵的美金 。 在华北 , 日本成立“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 发行“伪联银券” , 禁止法币流通 , 并限期以伪币收兑法币 。理论上 , 法币无法购物 , 老百姓自然交出换伪币 , 日本就能集中大量法币现钞到沪港换美金 。 此时 , 中国只有两个选择 , 一是任由日本以搜刮来的法币榨干外汇 , 二是禁止外汇自由买卖 , 让法币成为国际废纸 。中国兵行险棋 , 于伪联储行成立的4天之后 , 宣布外汇买卖全部改为审批制 , 变相禁止外商银行自由买卖外汇 , 杜绝日本套汇 。 法币的国际汇率果然应声下跌 , 对英镑由14便士跌到8便士 , 对美元跌到15.625美分 。 但是 , 中国人对国币的信心 , 拯救了法币 , 国内币值并没有与对外汇价一同大跌 。 华北老百姓更自发抵制伪币 , 即使是日本商人 , 也不得不以法币做生意 , 法币仍然是中国最强势的货币 。物资抢掠不顺 , 外汇套购无门 , 法币更是百打不倒 , 日本财力已经到崩溃关头 。 就在武汉陷落前夕 , 深受日本人爱戴的“皇太弟”秩父宫雍仁亲王面见天皇 , 要求“实时无条件解决”中国事变 。 对战争最狂热的军方 , 也出现了主张“实时和平”的呼声 。这时 , 只有英美两国能救日本 。港人爱国心改变地缘战略抗战打到第三年 , 日本已经山穷水尽 。 于1939年10月升任参谋次长的泽田茂回忆道:“我就任参谋次长后 , 立刻从各方面探讨 , 到底中日战争持续至今 , 日本的国力尚剩下多少的问题 。 结果 , 对外虽然嘴硬 , 内部却像芯部腐烂的水果 。 ”侵华鹰派占上风 , 战争无法停止 , 泽田茂只能期望国际情势出现奇迹 , 解决侵华战争 。 “当时的想法 , 是只期望在世界性事件中 , 以混水摸鱼的方式 , 来找出解决的良方 。 ”然而 , 英美两大强权摒弃捷报频传的日本 , 支持胜算不大的中国 。 香港华人的爱国心 , 是英美亲华的重要因素 。占香港人口98%的华人 , 顽固坚守民族精神 , 是英国殖民史的隐痛 。 “大英帝国在鼎盛时期 , 也没能在这个实事求是的种族上 , 留下很多影响 。 ”《泰晤士报》名采访人员简·莫里斯写道:“英国人统治了150年之后 , 还有为数惊人的华人不会讲英语 , 甚至进了大学也常常英语能力欠佳……英国主义最盛时的港督罗便臣爵士 , 就没好气地说过 , 香港华人这种一点都不愿英化的个性 , 实在是很不寻常 , 更别说是(让他这个总督)丢脸了 。 ”香港是英国殖民地里的异类 。 如印度等殖民地 , 本地人普遍以英国化为荣 , 讲英语、打马球、喝下午茶、为英国打仗 。 只有香港华人对英国的文化同化无动于衷 。英国无法真正征服殖民 , 只好单纯以香港作为对华贸易的营运中心 , 洋商地位至上 , 统治者并不重视华人 。 直到1920年代 , 香港工业突飞猛进 , 新一代企业家多是华商 , 华人地位才渐渐上升 。 但香港华人的骨子里仍然自认是中国人 , 对英国没有认同感 。1925年7月 , 五卅惨案与沙基惨案激起省港大罢工 , 各阶层华人一致抵制殖民地政府 , 香港顿时停摆 , 英国被迫撤换总督 。 新上任的总督金文泰“彻底热爱中国 , 会讲官话和粤语 , 中国书法精湛” 。 他知道“洋人支配中国的日子已经到尾声” , 英国人要继续以香港为商业基地 , 只能策略性顺应华人 。1930年代 , 英国的对华政策采取友善路线 , 以换取长期的商业优势 , 也避免香港华人再次反抗港英当局 。 抗战爆发后 , 英国被迫重新检讨英日关系 。 英国在一战时损失百万青年 , 失落整个世代 , 幸存者成为最坚定的反战派 , 英国政府热心签署了所有和平限武条约 。 日本虽然是英国在远东的第一大假想敌 , 但英国总是以和为贵 , 处处让步 。 在中日战争中 , 英国左右为难 。“英国本来可以通过承认日本在华地位 , 恢复两国关系 , 这个举措不论多么令人反感 , 在战略上是十分合理的 。 因为 , 作为一个日渐衰弱的帝国 , 英国正面临越来越迫在眉睫的大规模欧洲战争 。 ”英国历史学家弗兰克·威尔士认为英国理应背弃中国 , 与日本合作 。 但他承认 , “一旦向日本屈服 , 香港华人很有可能会举行罢工” 。于是 , 英国成为骑墙派 , 港英政府放任香港成为中国抢购军事物资的主要海口 。 日本愤怒交涉 , 当局也服软而封闭粤港边界 。 香港华商迅速开辟出由香港到沿海小港的走私路线 , 港英当局又“善意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以免激怒华人 。到了1939年 , 日本渴望“在世界性事件中混水摸鱼” , 英国被推上中日战争的风口浪尖 , 不再有左右逢源的骑墙空间 。日本对英国最大的期望 , 是联手打货币战 。 1939年春季 , 日本在华中沦陷区筹建“伪华兴银行” , 发行“伪华兴券” 。 若英国能支持伪币 , 就能将法币挤出华中 。 但英国借词推托 , 日英合作告吹 。英国的下一步棋更为亲华 , 激起日本暴怒 。由香港出击的货币决战中国禁止外汇交易 , 虽然杜绝日本套取外汇的途径 , 却也沉重打击了中国的工商金融 , 更造成法币国际汇价的崩落 。 抗战成为持久战 , 法币不能倒 , 财政部认为只有重新开放自由买卖外汇的窗口 , 才能使法币继续坚挺 。 但日方必然乘机抛出法币 , 套购中国的外汇 , 进而造成市场恐慌性的套购 。 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多 , 势将快速枯竭 。只有筹措一笔足以抵御套购狂潮的巨款 , 将日本抛出的法币按照固定汇率买下 , 日本抛多少就买多少 , 才能使市场保持冷静 , 打赢货币战 , 但中国外汇储备不多 , 拿不出足以与日本正面对决的外币巨款 。 在这危难时刻 , 刚拒绝与日本合作发行伪币的英国 , 居然热心协助中国打货币战 。1939年3月10日 , 中国与英国协议在香港成立“中英平准基金” 。 双方各出资500万英镑 , 以1000万英镑的实力 , 强力稳固上海与香港两处外汇市场的法币汇价 。 这笔巨款折合日元约为2.1亿元 , 相当于1939年日本对华战费的1/10 。更惊人的是 , 英方拿出的500万英镑巨款并不是英国政府的钱 , 而是香港两大银行汇丰与渣打联手拿出来的 。 这两大银行特许发行港币 , 是香港金融支柱 , 具体展现香港各界拥护中国的热情 。 最精明的英国银行在中日战争中看好中国 , 更使日本惊恐 。美国的外交路线一向被英国牵着鼻子跑 。 英国政府主动向美国国务院提议“采取平行而同步的行动” , 援助中国打货币战 。 坚守孤立主义的美国虽然没有响应英国的邀约 , 但内部已激发出亲华呼声 。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处处长亨培克提出备忘录 , 开始思考援华的必要性:“我们见到日本并没有征服中国 , 却干涉美国的在华利益 。 我们是否不应考虑出手阻止?”中英平准基金由位于香港的五人委员会主持 , 时称“香港会议” 。 以香港金融界的英镑为武器 , 进军上海租界外商银行的外汇交易市场 , 将法币的国际汇价强硬稳固在英币8便士与美元15.625分 。日本发动排山倒海的货币战 , 以巨量法币现钞套取平准基金的外汇 , 成功激起国内资金的恐慌性出逃 , 出现无可抵挡的外汇套购狂潮 。 平准基金坚守固定汇率 , 不惜代价 , 每天以英镑全部买进大量抛售的法币 。 战况非常惨烈 , 平准基金两次被迫停止出售外汇 , 固定汇价也两度失守 。 1940年5月 , 1000万英镑平准基金只剩20万英镑 。就在这弹尽援绝的5月 , 德国发动闪电战进攻法国 , 外汇市场对欧洲信心应声崩落 , 由中国出逃的资金反而汇回国内买法币 。“据估计 , 到1940年年底 , 约有价值20亿法币的外汇从香港、马来亚与印度尼西亚重新流回国内……这笔意外流入的资金 , 使该基金能维持汇价 。 ”前中央银行总裁张嘉璈回忆道 。 在这峰回路转的奇迹一刻 , 中英平准基金打赢了中日货币战 。 “法币价值的相对增强 , 使日本企图将法币逐出外汇市场 , 并用伪华兴券取而代之的梦想化为泡影 。 1941年初 , 伪华兴银行关闭 , 而日本军用票也从流通中收回 。 ”国际社会是最现实的 。 中英平准基金的胜利 , 燃起美国对中国胜利的信心 。 1941年4月 , 美国加入战局 , 提供5000万美元巨款 , 加上中国的2000万美元与英国的500万英镑 , 成立“中国外汇平准基金委员会” 。 这笔巨款大约相当于3.6亿日元 , 将近日本银行日元发行储备的一半 。如此庞大的外币资金 , 成功稳住法币汇价 。 同时 , 英美两国政府正式出面 , 要求本国银行支持平准基金 。 中国人在英美领地的银行户头被冻结 , 以免资金再次出逃 。 日本人在英美的户头也同步冻结 , 浇灭兴风作浪的火苗 。 外汇买卖更由中美英联手检查 , 切实杜绝日本套购 。 法币汇率自此风平浪静 , 一路维持到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1941年 , 香港闹市区巡逻的军车 , 车上载的是英军中的印度士兵 。
推荐阅读
- [中国江苏网]发起人春雨也曾是一名癌症患者
- 「武汉」【战地日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张秀利 :我不会忘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我已经把她当成第二个故乡
- 口罩何时摘?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专家这样说
- 英国王室德国血统,中日两国
- 电影《天注定》真实记录东莞社会残酷的底层生活
- 疫情时期,谨防俄国挑拨中日美的友好关系
- 如何举起U型锁,恰恰还要学习日本人
- 方方日记完结篇: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
- 打过招呼的!
- 柯力芝对新冠病毒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