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典故“床头捉刀人”里,曹操为什么要杀匈奴使者?

《世说新语》
南北朝时宋国临川王刘义庆爱好文学 , 曾编撰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这本书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 , 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 , 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这本书内容丰富 , 涉及各类人物一共一千五百多个 , 魏晋时期主要的人物 , 无论帝王将相 , 还是僧侣隐士 , 都包括在内 。因为他的这本书 , 魏晋时期的那些人 , 长久地活在了人们的心里 。
#匈奴#典故“床头捉刀人”里,曹操为什么要杀匈奴使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典故
“床头捉刀人”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容止》 , 原文是这样的:
魏武将见匈奴使 , 自以形陋 , 不足雄远国 , 使崔季珪代 , 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 , 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 , 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 , 追杀此使 。
#匈奴#典故“床头捉刀人”里,曹操为什么要杀匈奴使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内容
先用白话文翻译一下:
魏武帝曹操将要见匈奴的使者 , 自己觉得长得不太好看 , 不能够威震远方的国家 , 就让崔琰代替自己 , 而自己呢 , 拿着刀站立在床榻旁边 。会面结束后 , 就派人去问匈奴使者:“你觉得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气质高雅 , 非比常人;但站在旁边的那个拿刀的人 , 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魏武帝曹操听说后 , 就派人追杀了这个匈奴使者 。
这是《世说新语·容止》的第一篇 , 《容止》讲的是魏晋时期文人的容貌举止 。
#匈奴#典故“床头捉刀人”里,曹操为什么要杀匈奴使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原因
关于曹操为什么要杀匈奴使者 , 众说纷纭 , 但归纳起来 , 不外乎两个原因:
1、曹操心胸狭隘 , 妒贤嫉能 。
2、曹操害怕使者对自己不利 。
大家的这些看法 , 可能是受民间传说以及《三国演义》等的影响颇深 。在《三国演义》里 , 曹操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 , 不教天下人负我” , 给他打上了一个心狠手辣、心性多疑的负面标签 。在曹操的世界 , 嫉贤妒能是常态 , 最有代表的事情就杀害杨修了 。
在这个故事里 , 使者看出了崔琰不算真英雄 , 而曹操才是 , 所以论者认为使者很有眼光 。
#匈奴#典故“床头捉刀人”里,曹操为什么要杀匈奴使者?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当时的大环境有两个:
其一 , 人们看重颜值 。
《世说新语》还记载了另一个故事:何宴长得皮肤白皙 , 曹丕怀疑他涂了粉 , 在大热天让他喝热汤水 , 结果大汗淋漓 , 用衣袖擦脸 , 结果皮肤还是白白的 。
此外 , 像夏侯玄、嵇康等人 , 都是以颜值而被人们称道的 。
其二 , 当时人看重评价 。
那个时期 , 人们喜欢谈论别人 , 也很看重评论 , 特别是名人的评论 , 比如许劭 。当初许劭评论曹操“治世之能臣 , 乱世之奸雄” , 曹操大笑 , 便可知当时人们是十分看重别人的评价的 。
曹操让崔琰代替自己 , 正是基于这两点 。据《魏氏春秋》记载:武王姿貌短小 , 而神明英发 。看来曹操对自己的颜值是十分不自信的 。而崔琰呢 , 十足的大白脸啊 。《魏志》是这样说崔琰的:声姿高畅 , 眉目疏朗 , 须长四尺 , 甚是威重 。疑点
不过 , 这个典故也有几个疑点:
其一 , 曹操是否真的嫉贤妒能、心胸狭隘 。
由于民间故事的宣传 , 特别是《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地加持 , 曹操成功地被扣上了“奸雄”的帽子 , 而嫉贤妒能、心胸狭隘就成了他“奸雄”的内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