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柳青当年为何要加入滴滴?


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柳青当年为何要加入滴滴?
文章图片
从谈判对手到合作伙伴 , 柳青与程维成就了滴滴 , 也互相成就了对方 。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 , 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馆里 , 柳青和滴滴创始人程维一起用餐 。 这次是柳青第三次代表高盛 , 想要投资这家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明星公司 , 却依然失败了 。
席间 , 柳青佯带愠怒地说了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 , 我就给你打工吧!”
让她意外的是 , 对这句玩笑话程维接招了 , 并开始和她认真讨论此事 。 “到今天偶尔还会有不太真实的感觉 , 我从没想过自己人生当中如此重大的一个决定是这样拉开帷幕的 。 ”柳青笑着回忆 , 加入滴滴前 , 她是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 。 她在《老友记》中说 , 当时好不容易做到了梦寐以求的位置 , 有一份比较风光的工作 , 家庭也很美满 , 在别人看来生活条件各方面很优越 。
显然优越不是柳青想要的 , 她还是决定加入滴滴 。
这和她父亲当时的情况有点相似 。 柳传志创业前在中科院下属计算技术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这也是一份外人看来相当体面的工作 。 但是柳传志当时的工作只是研究计算机 , 写论文、评职称 。 计算机摆在那 , 没有投入生产 。 自己的研究没有创造任何实际价值 , 这令柳传志倍感憋屈 。
柳传志创业的那年40岁 , 柳青做决定的这年36岁 。 和父亲差不多 , 是步入中年 , 取舍成本越发高昂的年纪 。 加入滴滴 , 意味着要在一个新的领域重新开始 。 一切都未知 , 她害怕失败 。 在她过往的人生里 , 她还没有失败过 。
她到底想要什么呢?
在《查理·罗斯访谈》里 , 柳青说 , 加入滴滴 , 进入科技行业 , 是一种内心的召唤 。 也许 , 和她的父亲一样 , 实实在在做一家企业 , 去经历腥风血雨 , 相较于在战场外的资本市场评估企业 , 亦或是在学术的象牙塔中做研究 , 是她内心更想做的 。
【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柳青当年为何要加入滴滴?】2014年5月 , 在滴滴和快的双方互相缠斗之时 , 柳青做出了出任滴滴COO的决定 。 “柳青是国际著名投行的高层 , 行走在云端;滴滴是个草根创业公司 , 干的是和司机、乘客打交道的苦活累活 , 未来也有极大不确定性 。 她愿意赌进来 , 出乎所有人意料 ,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这样表示 。
柳青把她的这个选择形容为“一切归零” 。 为了这个选择 , 她花了大量时间调研 , 程维形容为“做的背景调查超过任何投资机构” 。 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在接受采访时形容 , “如同热恋一般 , 每天超过16个小时和程维交流 。 ”
中国职业经理人杂志@柳青当年为何要加入滴滴?
文章图片
柳青曾亲往苹果总部拜访过库克 , 仅22天时间 , 就为滴滴拉来了苹果的10亿美元投资 。
要如何从崇尚精英文化的投资银行 , 进入接地气的O2O创业企业 , 柳青一度陷入内心认知上的焦灼和迷茫 。 为了努力适应加入滴滴后的自由落体 , 消除自己的投行气质和可能带来的戒惧感 。 出差时 , 她从头等舱降到经济舱 , 住宿从奢华的四季酒店降到汉庭连锁酒店 , 就连奢侈品牌的皮包也被她小心藏起来 。
仅是表层的转变远远不够 。 在滴滴每个月召集公司管理人员为期三天的会议上 , 会进行业务的报告和评断 。 柳青目睹一名同事在连续拿到两次业务“烂桔子奖”后获得“金桔子奖”的心路历程 , 也由此感受滴滴的公司文化:坦诚沟通说真话 , 简单直接——这是柳青参与创业企业以后学到的第一课 。
尽管是计算机科班出身 , 柳青并不是典型的科技界人 。 “对养牛比对互联网更熟悉” , 在2015年全球女性创业大会上 , 她这样说 。 潜意识里面害怕失败的心态 , 让柳青一开始用力过猛 , 她彻夜不眠 , 回复所有的微信、电邮 , 尽量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 “一开始进公司 , 太容易四处刷存在感 , 但其实有些事情未必是公司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 也未必是你应该把自己累得半死的事情 , ”在和作家冯唐的对话中 , 柳青说道 , “这个阶段很容易为了忙而忙 , 程维这时候给了我许多心理辅导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