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实践者】“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央视网消息(采访人员 王若怡 通讯员 邵龙飞 曲鸣明 张振威):“每天,我们只能在很晚的时候通一小会儿电话,我希望她抓紧时间休息!”说这句话时,仪泽的言语和神情中满是怜惜 。
仪泽口中的她,就是妻子董韵竹 。此刻,作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专家组的一员,董韵竹正身处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 。董韵竹和仪泽领取结婚证已经快两年了,但直到现在也没来得及正式举办婚礼 。

【中国梦实践者】“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文章图片
董韵竹与仪泽(受访者供图)
【【中国梦实践者】“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2020年春节对董韵竹夫妇来说注定不平凡 。仪泽清楚地记得,1月25日凌晨时分,正准备休息的董韵竹突然接到单位的紧急电话 。
“要去武汉参加疫情防控 。”面对丈夫的询问,董韵竹的回答干脆简洁 。不必多说,仪泽默默地帮妻子收拾好行李,即使心中还有千言万语要叮嘱,最后也只能化为一句 “照顾好自己,平安回来” 。
董韵竹是陈薇院士团队中三位年轻女博士之一,承担着核酸检测工作以及组织安排的重要任务,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
连续奋战多日,她已经习惯了在附近的会议室找个地方“眯一会”,习惯了“沾床就着”,习惯了脸上长痘、有黑眼圈、掉头发,习惯了“早上起来的身体,像是昨天被人狠狠揍过一顿”的肌肉酸痛……
【中国梦实践者】“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文章图片
董韵竹(中)和战友们(受访者供图)
被影响的不仅是春节团聚,两人原本定于今年4月举办的婚礼也不得不再次推迟 。
仪泽在一家知名资产管理公司上班,在工作圈子里也小有名气 。他本以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够忙了,婚后却发现妻子更忙,远远不只他曾经认为的“做做实验,发发文章”那么简单 。
从相识、相知、相爱到结为夫妻,仪泽是被董韵竹的才学所吸引的,因而也非常尊重她,为了支持她的科研工作而不断地改变举办婚礼日期 。他说:“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
一次次推迟婚礼的背后
这次去武汉,已经不是董韵竹第一次推迟举办婚礼日期了 。
【中国梦实践者】“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文章图片
董韵竹(邵龙飞摄)
2018年夏,新婚不久的董韵竹和仪泽憧憬着一场浪漫的婚礼:先在北京举行仪式,再回仪泽的老家山西运城 。然而,就在一切准备就绪,已经通知了家中长辈和亲朋好友后,董韵竹突然接到紧急任务——随专家组赴非洲刚果(金)开展医疗救助等相关工作 。
闻令即动,董韵竹立刻取消了原定的婚礼计划奔赴非洲 。天气炎热、山路崎岖,还要和烈性病毒近距离接触……想到这些,仪泽再也放心不下 。
从那时起,夫妻俩就有了一个约定:不管董韵竹去哪里、多晚休息,每天都必须打个电话报平安 。
花开花落又一年 。2019年的秋天,两人再次将婚礼计划提上日程:金秋时节,择吉日举办婚礼,再度个蜜月 。然而董韵竹的科研工作又一次让计划延期——手中的课题研究进展到关键环节,必须铆在实验室做实验 。
【中国梦实践者】“无论多晚,我永远等她!”
文章图片

董韵竹在武汉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做实验(邵龙飞摄)
韵竹,人如其名,身影纤细却一如风中劲竹 。说到董韵竹的工作和三次被延期的婚礼,仪泽更多的是理解和心疼 。因为曾经的电话之约,仪泽有时候一等就是一夜 。他知道,这是身在武汉的妻子正在和战友彻夜奋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