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分餐: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 三 )
最典型的几次公共卫生事件 , 一次是发生在1910年的东北肺鼠疫 。 主导医学防疫的马来西亚华人伍连德最早发现东北鼠疫“人传人”的传播途径 , 设计出“伍氏口罩” , 之后也提出一套名为“卫生餐台”的合餐模式 , 即我们今天酒席桌上的转盘与公筷公勺——“法以厚圆木板一块 , 其底面之中央镶入一空圆铁柱 , 尖端向上 , 将此板置于转轴之上 。 则毫不费力 , 板可以随意转动 。 板上置大圆盘 , 羹肴陈列其中 , 每菜旁置公用箸匙一份 , 用以取菜至私用碗碟 , 而后入口” 。 这套办法只是改变了餐桌的形式 , 并且随菜碟增加一副“公筷” , 简单合宜又不失中餐的乐趣 , 慢慢成为中餐馆和华人家庭喜欢使用的方式 。 有些地方的餐馆还开始了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做法 , 广受欢迎 。 第二次公共卫生事件是发生在2003年的“SARS” , 疫情让很多餐馆都暂时取消了合餐 。 同年5月 ,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 , 申请国家质检总局确定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 分餐制的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 上海市文明办写给上海市民的《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里就提出 , “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渠道……合餐制易带来疾病传播 , 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 。 ”
分餐制是比合餐制更卫生的一种聚餐方式 , 但为何从合餐到分餐的改变不能立竿见影?一百多年前伍连德或许说出了原因:从卫生角度来说 , “最善之法 , 莫如分食” , 但是结合上千年沉淀而来的社会习俗和中国饮食文化等原因 , 由合餐到分餐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 过程会伴随大众心理文化转变温和进行 。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 , 引申下去 , 又有了“民以食为天 , 食以味为先 , 味以和为贵 , 和以筵为尊” , 将人的社会关系和人情礼仪都与集体用餐环环相连 。 中国家庭做饭以“户”开火 , 一家人不会“另分炉灶” , “共食”的家宴象征团圆美满;留客人吃饭时的劝说词也是“多添一副碗筷的事” , 深层次流动的是“以衣衣人 , 以食食人”推心置腹的待客之诚;特别是在婚丧嫁娶、生日节庆等宴席上 , 让座、上茶、敬酒、布菜 , 吃得热热闹闹 , 人们已经习惯通过“共食”的仪式加深感情 。 但人们习惯的“共食”与分餐制并不绝对矛盾 。 我们可以用“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的方式来“共食” 。 这在疫情期间 , 更是值得推广的家庭餐方式 。
推荐阅读
- 「北京日报客户端」湖北向3万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206亿元
-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发改委:京津冀区域实行健康状态互认
-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对新增境外输入关联病例,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
- 「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不再要求"人员密集的企业员工到岗率不超过50%"
- 北京日报客户端:国际快递出现延误、丢失、损毁?国家邮政局回应
- 【北京日报客户端】老人被困电梯,消防物业联手救援
- 北京日报客户端@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4天为两位数
- #北京日报客户端#在首都机场违规载客、纠缠乘客 5名扰序人员被查处
- [北京日报客户端]疫情期间减免社保会导致缴费记录中断?税务总局回应
- 【北京日报】北京: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对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