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为了改一个称号,逼得匈奴500万人反叛,空想者的愚蠢改革

在近代某位学者的口中 , 王莽是几千年前伟大而又进步的改革家 。如果抛开个人情感因素 , 客观地看待"新莽"时期的历史 , 以及那些激进而又空想化的改革 , 你会发现:"他不是'伟大'改革的发明家 , 他只是上古时代制度的搬运工 。"
历史是在不断改变的 , 周朝时民风淳朴 , 官吏品德高尚 , 那种"完美无缺"的制度 , 需要这种良好的社会土壤才可以立足 。
人类历史越长 , 积累的智慧便越多 , 就懂得越多的诈谋之术 , 朝廷便需要更加严密的法网 , 才得以禁锢邪恶的萌芽 。
王莽只知"周风"之美 , 不知"周风"只是一朵娇嫩的花 , 离开特定的温室 , 便不得生存 , 更谈不上绽放了!东施见西施病娇时妩媚的姿态 , 却不知西施本就美;健康时她也美 , 病倒时她也惹人怜爱 。一昧效仿西施 , 只会产生令人作呕的效果 。王莽的改革 , 与东施效颦有何不同?!
「王莽」为了改一个称号,逼得匈奴500万人反叛,空想者的愚蠢改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于"蛮夷"称号的改革 , 王莽可真算是费尽心力做了大堆没意义的事 , 还引起了四方"蛮夷"的反抗 。
从汉宣帝时期起 , 到王莽时期结束 , 匈奴臣服于大汉天子脚下达六十余年 。朝拜天子、守卫西汉北方边境、维护西汉属国间和谐 , 附属国该有的礼节 , 匈奴一项不少 , 与藩臣没什么不同 。
匈奴的臣服带给了西汉后几十年的安定 , 这全靠西汉六代君臣的努力 , 与武帝、宣帝两人半辈子的不懈 , 付出令人心痛的代价才达成的 。
王莽就真的只是为了一个称号 , 搅得单于怒火中烧 , 索性脱离西汉制约 , 举兵反叛 , 循先辈之往事"再与西汉争雌雄" 。
「王莽」为了改一个称号,逼得匈奴500万人反叛,空想者的愚蠢改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此北方兵戈不断、战火不息 , 王莽在北方屯驻30万大军 , 有分裂匈奴为15国之雄心 。又光说不做 , 军队长年屯驻而收不到进攻命令 , 北方物资供不应求 , 物价猛涨 , 百姓无法生活 。
朝廷承担不起军费 , 拖欠粮饷 。军士在朝廷那里拿不到钱 , 便把"触手"伸入百姓口袋中 。带坚甲利剑 , 穿华夏衣冠 , 却行匈奴寇掠之事 。
匈奴和西汉 , 是你强则我弱的死敌 。"新莽"政权最终崩溃 , 与匈奴的袭扰;和朝廷北方屯兵造成的乱局脱不开关系 。
那么 , 是怎样的称号 , 让单于不惜重新点燃熄灭了15年的战火?王莽改称号的初心 , 又是什么呢?单于改为"善于" , 匈奴改为"恭奴" , 改章
王莽的做事风格 , 就是丝毫不追求实际意义 , 所以很多人都称其为空想家 。
他的思维逻辑是常人难以理解的 , 他思想的跳动性更是普通人追赶不上的 。可以概括为:"想一出是一出 , 说风就是雨" 。
「王莽」为了改一个称号,逼得匈奴500万人反叛,空想者的愚蠢改革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汉孝元皇后王政君
按照西汉统治者的一贯做法 , 是表面上和匈奴大单于平起平坐 , 实际上把他当藩臣使唤 。这是"不得其名而得其利" , 是务实主义者所追求的 。
王莽作为一个空想主义者 , 必然要反西汉之道而行之 。
他要让单于明白 , 你既然听我使唤 , 就得接受"臣子"的名号 , 这是要扯掉单于最后一块蒙羞布 。
汉宣帝时期 , 单于每年朝见一次(每年正月入朝) 。呼韩邪单于更是表态:"大汉北边驻守边郡的将士们太过劳苦 , 匈奴既然已经称臣 , 理应负担起捍卫北藩的责任 , 大汉可将北方的驻军、边塞、亭障废弃掉 , 省些劳苦与支出 。"汉宣帝委婉地拒绝了 , 匈奴此时对大汉的忠心可见一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