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微凉■丰子恺:谈“颜面”( 二 )


细雨微凉■丰子恺:谈“颜面”
文章图片
至于眼睛有特殊训练的艺术家 , 尤其是画家 , 就能推广其对于颜面表情的辨识力 , 而在自然界一切生物及无生物中看出种种表情 。 “拟人化”的看法即由此而生 。 在桃花中看出笑颜 , 在莲花中看出粉脸 , 又如德国理想派画家勃克林 , 其描写波涛 , 曾画魔王追扑一弱女 , 以象征大波吞没小浪 , 这可谓拟人化的极致了 。 就是非画家的普通人 , 倘能应用其对于颜面的看法于一切自然界 , 也可看到物象表情 。 有一个小孩子曾经发现开盖的洋琴的相貌好像露出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的某先生 , 威迪文的墨水瓶姿态像邻家的肥胖的妇人 。 我叹佩这孩子对造形的敏感 。 孩子比大人 , 概念弱而直观强 , 故所见更多拟人的印象 , 容易看见物象的真相 。 艺术家就是学习孩子们这种看法的 。 艺术家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 , 要在一草一木中发现自己 , 故必推广其同情心 , 普及于一切自然 , 有情化一切自然 。 这样说来 , 不但颜面有表情而已;无名的形状 , 无意义的排列 , 在明者的眼中都有表情 , 与颜面表情一样地明显而复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