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力量」论培养双性化人格在孩童时期的优势

李莫德雷德:传统刻板的单维两极性别角色模式是不尽理想的 。 心理学研究表明,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人格模式 。 儿童的早期经验对性别角色行为影响非常重大 。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家庭、幼儿园、社会传媒等几方面因素,尽可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儿童双性化人格的教育环境 。
「善良力量」论培养双性化人格在孩童时期的优势
文章图片
菊次郎的菊次郎的cc菊次郎的
一、传统单维两极性别教育的弊端
【「善良力量」论培养双性化人格在孩童时期的优势】当一个婴孩呱呱落地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问的第一句话就是:“男孩女孩?”这既是一个生物学的事实又是一个社会事实 。 儿童一问世,他们的父母便开始以与特定性别相适应的方式对待他们,从姓名、服饰、玩具乃至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等 。 可见儿童一出生就被分别纳入到由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我们仿佛已经隐约看到了这个男孩或女孩的一幅远景图画,大到家庭分工、社会分工,小到言谈举止、性格特征,男孩女孩分别在他们“应该”的性别范畴内生活 。 其实这个孩子从出生起就被限定了 。 这对每一个孩子公平吗?这是一种真正合理而全面的爱吗?
「善良力量」论培养双性化人格在孩童时期的优势
文章图片
虽然古已有之的性别角色差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长期以来社会所赋予的男性文化和女性文化的不公平性,以及单维两极刻板的性别角色“阻碍了男女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达到一种超越性别的普遍人性”[1] 。 新近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传统单一的性别角色模式是不尽理想的,过于男性化的男人和过于女性化的女人,其在智商、体力、性格等方面发展均比较片面 。 在现代化、快节奏、高开放度的信息社会里,随着科技水平的迅猛增长,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社会历史的变迁,时代需要一种更有利于社会和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性别角色模式 。 双性化人格理论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
二、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双性化人格的优势
有关双性化人格的概念 。 对性别角色差异的观察研究可以追溯到100多年以前的达尔文时代 。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维度上的两极,即是一种单维两极模式 。 直到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d.Freud)、容格(Carl.Gustar.Jung)分别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概念和“男性的女性意向”,“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 。 罗西(A.Srossi)在1964年正式提出“双性化人格”概念 。 不过,美国的心理学家比姆(Sandra.Bem)是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以比姆为代表的一些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张者们就公然宣称,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应使个体从文化强加的男性化、女性化中解放出来,从个体刻板的性别形象中解放出来 。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为男性和女性是两个独立的纬度,但是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男性人格特征
「善良力量」论培养双性化人格在孩童时期的优势
文章图片
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个体身上很好地融合的 。 所以,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错乱,也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 。 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 。
双性化人格是最佳的人格模式 。 1974年,比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比姆性别角色量表”(简称BSRI),并用此量表对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75名大学生进行性度调查,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 。 国内外许多研究也证明既有男子气又有女子气的双性化个体是事实存在的 。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比姆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两性化人格都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 为了证实这一论点,比姆还设计了两个实验情境:一是需要独立性的情境(男性特征),具体是同伴咬定滑稽卡通片一点不滑稽另一个是需要照顾人的情境(女性特征),让被试单独与一个5个月的婴儿在一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