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 讲述泱泱中华文明史

文物 , 尤其是国宝级文物 , 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 , 是中华文明永不磨灭的“金色名片” 。深藏在各大博物馆中的国宝级文物 , 犹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 ,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很难睹其风采 , 赏其神韵 , 更谈不上了解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智慧和精神 。所以 ,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 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势在必行 。
“让文物说话” , 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各大博物馆陆续策划出形式多样、风格
各异的展览 , 一大批国宝文物走出库房 , 和普通大众亲切见面 。电视、网络媒体也陆续推出《如果文物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 , 以新颖的形式 , 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 , 掀起了一股欣赏国宝、品味文明的热潮 。感悟国宝 , 离不开中华文明;讲述中华文明 , 离不开解读国宝 。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 。文明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 扎根在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 , 形成了自己的本色、长处和特性 。中华文明也不例外 。
中华文明的起点从中国大地上有人类活动的那个时间开始 。从最早的元谋人 , 到郧县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古人类遗址被发现 , 文明之光如同繁星 , 光辉璀璨 ,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头盖骨化石、打磨石器、陶罐 , 无声地诉说着中华大地上数十万年前乃至上百万年前的往事 。
进入新石器时代 , 中华文明的曙光早已普照在东方大地 ,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 , 遍布大江南北 , 黄河、长江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那一件件出土文物 , 无论是石器、陶器 , 还是玉器、青铜器 , 都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用途 , 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髓 , 向人们揭示着中华文明演进的历程 。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后母戊鼎、妇好鸮尊、青铜神树、四羊方尊、天亡簋、毛公鼎……一件件被世人追捧的青铜重器 , 将中华文明带到了青铜时代 。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每一次考古发掘都会带来让世人惊艳的丰硕成果 , 大量文物的出土 , 不断地丰富着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 丰富着中华文明的每一个片段 。
秦始皇兵马俑横空出世 , 睡虎地秦简揭开了秦代律法的神秘面纱 , 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广州南越王墓、雷台汉墓……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横扫中华大地的秦汉大一统狂飙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对峙和分裂背后 , 隐藏的却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壮阔波澜 , 朱然墓的发掘、邓县画像砖的出土、高洋墓的壁画、李贤墓的鎏金银壶以及王羲之、顾恺之的传世名作 , 让人们对于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认识更为直观 , 尤其是这一时期对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更是成绩
显著 , 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
李静训墓的珍宝、虞弘墓的异域风情让人们领略了隋代虽然短暂却灿烂的文明之光 。大唐的雄风和文明的进程则被《步辇图》、唐三彩、何家村窖藏、法门寺珍宝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即便是五代短短的半个世纪 , 也有让人惊艳的《韩熙载夜宴图》 。而两宋、辽、金、西夏、大理这一系列朝代和地方政权 ,
虽然南北东西分裂对峙 , 却掩盖不住这一历史时期光辉璀璨的文明成果和文化
成就 。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异彩纷呈的绘画和书法艺术、辽金的民族文物、
西夏文的典籍、大理的阿嵯耶观音像 , 无不向人们诉说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
特色 。
元、明、清的大一统 , 一方面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大格局 , 另一方面则进一步促进着大一统进程中中华文明的发展 。大量的传世文物、国家宝藏 , 承载着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特征 。元青花和明清两代色彩缤纷的彩瓷 , 无不在告诉人们中国瓷器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世界其他民族的生活;大量的书画作品和流派向人们诉说着元明清的艺术传奇;一件件瑰丽的文物、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一卷卷精美的图书……让人们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最亲密的接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