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是“以文战疫”的典范之作

前几天写过一篇《关注疫情此生灾害中的精神卫生》 , 没几个人看 , 估计和我们这个民族不太愿意面对个人内心的性格特质有关 。 这种不愿面对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发展到高峰 , 突出的表现 , 就是心灵鸡汤的盛行 。 个体内心的脆弱 , 已经到达历史的某个顶点 。自从“正能量”一词横空出世 , 虽然其始作俑者——深圳山木教育集团的宋山木先生 , 因为时常给女下属“输送正能量”而锒铛入狱 , 但一切对现实问题的回避 , 一切阿谀奉承迎合谄媚 , 却都已经在这个词中找到了归宿 。于是 , 这个时代的文艺 , 就体现出了空前的浅薄无知 。 在网络小说那里 , 主人公必须是打不死的小强 , 不断夺宝升级、身边美女环绕 , 稍有虐心之处 , 可能就会引起读者的不满 。 如果说这是大众消费品 , 还无关紧要的话 , 那么 , 各级文联作协的专业作家、专业艺术工作者们 , 又是怎样创作严肃的文学艺术作品的呢?《方方日记》是“以文战疫”的典范之作。《方方日记》是“以文战疫”的典范之作

本次疫情中 , 在很早的时候 , 各地文联作协 , 就组织了所谓“以文战疫”的创作活动 。 除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震耳欲聋的吼声 , 我不知道还能从这些被组织创作的作品中读出什么 。 文学 , 首先必须是文学 , 首先要具备文学的特征 , 其次才能谈及有什么意义 。 即使是按照延安时期的标准 , 按照我们的大学语文教科书长期以来所强调的现实主义标准 , 按照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标准 , 这些云集的口号 , 也很难被归结到文学的范畴之下 。疫情是一场灾难 。 灾难中有没有颂歌?当然有 。 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软弱无助 , 并不能阻止作家对于生命的追问 。 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 , 我们足可写出关于生命的颂歌 。 医务工作者的逆行 , 当然也值得歌颂 , 但这种流于表层的表扬 , 我们的新闻宣传已足以胜任 。 作家在社会生活面前的责任是什么?首先 , 是全面的呈现 。 呈现在这样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面前 , 社会的众生百态 。 人性是在动态中成长的 。 所有人 , 都不是宣传中的某个符号 。 而灾难的发生、发展 , 从混乱到有序 , 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 为什么混乱?混乱到什么程度?怎样变得有序?有序之后的人们期待什么?这些问题 , 比单纯歌颂带来有序的权力 , 要有价值得多 。其次 , 是有温度的把握 。 一个普通的个人 , 在这场灾难中 , 看到了什么 , 听到了什么 , 想到了什么 , 有什么议论感慨 , 当这些由一个身处灾难中心的作家写出来时 , 这些记录 , 就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灾难中心的温度 , 包括灾难的温度和人性的温度 。第三 , 必须认识到 , 鸡毛蒜皮 , 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 。 我曾经跟一些中小学生说 , 你去阅读名著 , 你会发现 , 大量的经典名著 , 都是写鸡毛蒜皮的小事的 。 宏大的叙事 , 往往包含在各种小人物的日常经历之中 。 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文学 , 在个体情感感知的角度 , 提供了与一般历史教科书无法到达的触摸点 。《方方日记》是“以文战疫”的典范之作。《方方日记》是“以文战疫”的典范之作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 我说 , 《方方日记》 , 是“以文战疫”的典范之作 。 因为 , 作家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所感 , 告诉了你一个真实的疫区 , 以及疫情之下普通人生活的动态、心理的变化 。 读者通过阅读这样朴实的文字 , 与疫区人民心连心 , 最终达到心灵的重构 , 在灾难中 , 树立自己对于人生和价值的再认识 。文学的审美 , 必须有一个前提 , 即逻辑上的真实 。 在这次疫情中 , 除了方方 , 我们的作家去哪儿了?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 但是 , 我们姑且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 从此之后的几年 , 有没有作家能写出本次疫情题材的万众瞩目的小说?我们还是可以期待的 。《方方日记》是散文式的记录 。 散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体裁 。 比如中小学生写记叙文 , 如果写得内容充实而又情真意切 , 有可能 , 就会构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 方方是作家 , 不是思想家理论家 , 作家的生命 , 在于其对于生活的忠实和对于文字的忠诚 。 她或许没有很高的理论水平 , 不会告诉我们反思的条款 , 但是 , 她的文字 , 却是我们体察生命之痛、并开始反思的基础 。文学之美 , 心灵之美 , 是从面对苦难现实时的强大 , 开始的 。 那些病态的歌吟 , 不是文学 。2020年3月22日(本文首发本人微信订阅号:沉浮那一看 微信号为:bxaqhx )(又:最近凯迪文章的存活率似乎比微信还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