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黑天鹅”袭击养鸡业:下半年的吃鸡难题

疫情“黑天鹅”袭击养鸡业:下半年的吃鸡难题
(2月22日 , 诸暨暨南街道新胜村的杨棚图在农场里喂鸡 。 2月中旬 ,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农村局针对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开展上门服务 , 对接多家线上平台 , 并通过当地政府部门的微信公众号等“吆喝”售卖 , 帮助当地养殖户、种植户渡过难关 。 新胜村经营农场养鸡的杨棚图因此获益 , 农场里因疫情影响积压的五千多只鸡、十万多个鸡蛋均已卖出 。 图/新华)疫情“黑天鹅”袭击养鸡业本刊采访人员/苏杰德发于2020.3.23总第940期《中国新闻周刊》在过去的50多天里 , 12万只鸡被挖坑掩埋 , 21万只以每斤不到两元的价格贱卖——成本是每斤4~5元 。 这是湖北省当阳市正阳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10年来的至暗时刻 。 经此一疫 , 损失超过300万元 , 元气大伤 。“现在说什么都没有意义了 。 ”合作社负责人谢华情绪低落 , 在24分钟的通话时间里 , 这句话他重复了八次 。 他的合作社有50多位养殖户 , 分布于宜昌下辖的各县级市 , 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 。春节至今 , 全国养鸡产业经历了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 。 “我问过很多从业三十多年的人 , 他们都说从没经历过这种情况 。 从南方到北方 , 肉鸡养了要挖坑埋掉 , 鸡苗孵化后也要挖坑埋掉 。 ”北京峪口禽业南方区经理张明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他所在的公司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 , 目前是世界三大蛋鸡育种公司之一 , 仅2月的损失就超过7000万元 。“据我们测算 , 自疫情暴发至3月1日 , 黄羽肉鸡、白羽肉鸡、白羽肉鸭和蛋鸡等家禽产业主要品种共计损失金额149.76亿元以上 。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在过去50天里 , 家禽行业每天损失将近3亿元 。填埋鸡苗到麻木1月23日 , 装载着大约4万只鸡苗的货车 , 突然停在了河南省的高速公路上 。 按原计划 , 这批鸡苗将从张明瑞的公司发往谢华的合作社 。 然而 , 这天上午10点 , 武汉宣布正式封城 , 一切都被打乱了 。经过三个小时的沟通无果后 , 货车只能返程 。 张明瑞说 , 鸡苗孵化出来之后 , 一般要在24小时之内运给养殖户 。 但客户解释 , 当地可能不允许接收这批鸡苗 , 只能收回 。 这批鸡苗每只售价约5元 , 收回之后只能以每只5分钱的价格出售 。 张明瑞很郁闷 , “油费都赚不回来” 。无论是谢华还是张明瑞 , 都没有预料到 , 武汉封城之后 , 各地会直接进入封村、封路模式 , 依赖交通运输的养鸡产业链被直接切断 。疫情暴发时 , 谢华的合作社有存栏鸡33万只 , 已经长到两斤多的鸡直接填埋了12万只 。 “养殖户看到没有希望卖掉 , 就把它们掩埋了” , 由于当时已经封路 , 作为合作社带头人的谢华不能去养殖户所在地 , 只能在家里干着急 。剩下的21万只鸡也不好过 。 “这段时间 , 养殖户把鸡棚灯关了 , 三天才喂食一顿 , 仅仅是为了让鸡能够保命 。 ”谢华说 , 例如 , 平时两万只鸡一天喂食两顿 , 每次要消耗1.4吨饲料 , 而疫情期间 , 为了节约饲料成本 , 变为每三天吃一次 , 一次吃1.4吨饲料 。由于饲料短缺 , 也有不少养殖场对蛋鸡采取了强制换羽的方法 。 一般情况下 , 蛋鸡在入冬前会换一次羽毛 , 而强制换羽就是人工介入 , 强行改变它们的换羽规律 , 一方面节省饲料 , 另一方面不再产蛋 , 避免鸡蛋卖不出去的窘境 。冀农药业集团技术总监王献忠是蛋鸡行业资深从业者 , 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换羽之后 , 蛋鸡会饿半个月左右不进食 , 再加几天少量进食的过渡期 , 整个流程接近20天 。 他估计 , 2019年全国大概有蛋鸡13亿只 , 至少有10%~20%进行了强制换羽 。相比肉鸡和蛋鸡 , 鸡苗企业的处境更艰难 。 “养殖户一般从大年三十到年初二不进货 , 这三天的鸡苗会积压到初三一起往外运 。 ”武汉莱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1月27日 , 大年初三 , 原本是段俊的公司年后第一批鸡苗出场的日子 , 但4万只鸡苗准备装车的时候遇到了问题 , 检疫证开不了 , 货车也上不了高速 , 鸡苗运不出去了 。段俊的养鸡场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群星村 , 从武汉市区驱车要花费大约一个半小时 。 段俊有70多个孵化箱 , 每个孵化箱可以孵化2万只鸡苗 。 从1月28日开始 , 段俊先是将鸡苗无害化处理 , 也就是掩埋 。 后来 , 甚至把正在孵化的鸡蛋也倒掉、掩埋 , 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天 。 段俊说 , 最开始还很心痛 , “后来就麻木了” 。公司没有营收 , 支出却不能停 。 段俊的养鸡场目前有40多个工人 , 每月工资支出超过20万元 。 由于部分工人春节回家后 , 难以返工 , 段俊只能在村附近高价雇佣临时工:“最高的时候 , 一个人每天工钱要1000元 , 现在一天也要300元 。 ”疫情“黑天鹅”袭击养鸡业:下半年的吃鸡难题
去年 , 鸡苗市场火爆 , 很多客户都抢着预订年底和年后的鸡苗 。 段俊公司的订单一直排到了2020年的4月份 。 “往年 , 春节前的鸡苗一只能卖4~5元 , 春节后鸡苗价格会涨到6~7元 。 ”段俊说 , 今年的收入直接归零了 , “这次损失超过500万元 。 ”但是段俊不敢停止所有的孵化来止损 , 他还抱着一线希望:“公司跟客户签订了合同 , 哪一天路通了 , 就得马上运送鸡苗给客户 , 所以不能停止孵化 。 ”晨科农牧参股了段俊的鸡苗公司 , 这一次也连带受损 。 董事长戴小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国家出台的政策是可以运输的 , 我们以为政策能执行到位 , 就没有停止孵化鸡苗 。 ”肉鸡和鸡苗被掩埋的情景 , 在全国养鸡场大范围上演 。 “正月十五之前的十几天 , 整个南北方鸡苗厂家 , 把鸡苗全部都销毁了 。 没办法 , 你去哪路都不通 。 ”张明瑞说 。春节后十余天是家禽行业损失最严重的时期 。 “我们测算 , 受疫情影响 , 2月2日之前 , 家禽产业主要品种损失50.48亿元;2月3日到9日 , 损失金额31.10亿元 。 ”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秘书长宫桂芬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截至3月1日 , 共计损失金额149.76亿元 。被切断的精密链条对于养鸡行业来说 , 交通是生命线 。“家禽业生产周期短 , 效率高 , 产业链连接紧密 , 相互之间的依存度比较强 。 一个环节出问题 , 整个产业链都要受影响 。 ”咨询机构北京博亚和讯的副总经理马闯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 , 现在的问题是全链条受损 , 前端断料、中端产品没法加工、后端产品也运不到卖场 。以往发生禽流感 , 只要路不断 , 损失只局限在活禽养殖和销售等个别环节 。 但这一次 , 与以前的危机截然不同 。正月初一 , 谢华不愿坐以待毙 , 开车去当地政府部门寻求解决方法 , 但处处碰壁 。 他记得 , 当时要从当阳市运饲料到宜昌的另一县级市枝江 。 枝江的养殖户办了运输证 , 并把证明发到他手机里 。 谢华将其提供给当阳市相关政府负责人 , 但该负责人却告诉他:“人命关天 , 现在只管人不管鸡 。 ”跨地运输需要双方政府部门的同意 。 谢华说 , 当阳市政府部门后来还是准许他运输了一次 , 但这些饲料对于养殖户来说是杯水车薪 。由于宜昌后来也封城 , 谢华只能待在家里 , 通过电话求助 。 他打过当阳的市长热线 , 市长热线让他找当地畜牧局 。 畜牧局无法解决 , 他又打给农业农村部 , 农业农村部找了省里 , 省里找到市里 , 最后还是安排当地畜牧局解决 。 一圈下来 , 谢华的诉求还是解决不了 。 谢华与当地政府部门经常打交道 , 也算熟识 , 他认为:“畜牧局也不是不想起作用 , 但不是它一个部门说了算 。 ”农产品的运输难题 , 很早就引起了国家部委的关注 。 1月30日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等三部委发布紧急通知 , 严禁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 , 维护“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 。不过 , 上述措施并没有让养鸡产业运输难问题根本扭转 。 中国畜牧业协会2月1日在致全体会员的公开信中说:“随着各地政府加大防控措施 , 关闭活禽交易市场、限制活禽运输流通 。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执行偏差、行动过度 , 中断正常生产生活物资交通运输 , 造成活禽主要销售流通渠道受阻 , 饲料等生产物资运输阻断 。 ”在规模化养殖的今天 , 饲料、鸡蛋、鸡苗、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链条分散在全国 , 而且环环相扣 , 紧密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 交通的畅通 , 是维持养鸡产业链条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