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病毒最终会感染多少人?承认吧你没有在做计算( 二 )
图 | Pixabay因此 , 大脑对一件事情有多危险的感知是依赖于情绪的 , 这也被风险领域著名研究者保罗·斯洛维奇(Paul Slovic)称为“风险即感受”[7] 。 他和合作者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 , 普通民众对诸如交通事故、核危机等事件的风险概率估计 , 与事件的真实风险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 然而 , 具有相同情绪的群体 , 却在风险估计上有高度的一致性[8][9] 。 斯洛维奇认为 , 风险感知通过情绪由个体主观感受得来 。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 无论你怎么摆喝酒致癌的数据或是陈述饮酒致死的案例 , 都很难说服一个喝酒者让他减少饮酒量 。 而一旦他身边出现了一个“喝死的”朋友 , 他很可能会立刻正视喝酒所带来的风险 , 并开始戒酒 。危险放大:按下情绪按钮但问题在于 , 情绪它非常不稳定 。 当风险事件离我们很远时 , 我们对它可能没什么情绪感受 。 而一旦它发生在身边 , 我们的情绪又可能被立刻调动起来 。 它会随着事件发生近远 , 迅速从极低值猛增到极高值 。 就像在电视上看到一起车祸 , 死亡人数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是如果在现场目睹了一场车祸 , 它带给我们的将是无比巨大的情绪冲击 。新冠病毒最开始也是电视或网络上几则很远的新闻;但随着疫情发展 , 相关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发酵 , 病毒便和我们走得越来越“近”了 。 特别是在各地封城 , 或所在城市甚至身边出现感染者后 , 它已经成为一件每个人都深度卷入的风险事件 。 这种与疫情“近”距离的碰撞 , 让情绪成为了危险信号的放大器 。公众对病毒的风险感知 , 很可能会随着不稳定的情绪而坐上过山车 , 从开始对风险过分乐观 , 转变成后面对风险过分悲观 。 因此 , 经历风险事件本身 , 便按了下放大风险感知的“情绪按钮” 。
在现场目睹一场严重车祸 , 会大大改变人们对车祸的风险感知 | pixabay当处于风险事件中 , 人们在心理上会对它有很高的卷入度 , 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滋生 , 情绪又助长了风险感知;循环往复 , 认知逐渐偏离事件风险的正常水平 , 直到放大危害性而出现心理恐慌 。因此 , 在评价身边的风险事件有多危险时 , 如果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人的这种“非理性” , 必要时不妨给自己的风险感知减减分 。 更希望 , 这场席卷全球的风险事件尽快得到控制 , 让人们的风险感知回归正常 。注:作者为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成员 , 感谢南安普顿大学的李旷然 , 宁波大学的赵婵 , 华中师范大学的罗婧雯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袁静在收集数据中付出的工作 。
推荐阅读
- 『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网络诈骗之钓鱼、木马病毒类欺诈
- 「贵阳网」网络问政 | 贵阳花溪6路公交车破旧?预计今年8月换新
- 「新冠」吃大蒜防新冠?5G会传播病毒?世卫辟谣14个传言
- 战疫情@战疫情 武汉展开新冠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核酸检测」北京市哪里可以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名单来了
- 武汉@武汉启动居民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 「新冠病毒」我国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率先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 『科技部』科技部: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启动全球首个二期临床研究
- #新冠病毒#我国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率先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 临床试验■新突破!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